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我国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10:08
   生存安全是人的基本需求,也是新时代道德教育的诉求。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跨跃式提高,同时影响生存安全的环境因素也在增加,社会安全隐患事件激增,不安全现状有进入常态化趋势。但传统的道德教育没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为消解这类新问题,使我国社会沿着有序、自由、安全的方向健康发展,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具有必然性、可行性和实然性。安全是一种客观和谐的生存状态,它涉及的领域很多,研究主要探讨与个人的衣、食、住、用、行及思想等息息相关的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旨在提升国民整体的道德素养,提高个人的生存质量,进而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经济技术的日新月异,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随着食品添加剂过量、药品生产商非法牟利、出行安全事件频发等关乎民生的重大安全问题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理念滞后、缺少实践环节、生存安全职业道德教育缺失等问题。个案不安全问题的发生看似偶然,多个不安全的偶然性若发生实质性转变,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我国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众多,其中主要有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以及家庭教育过度依赖学校教育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我国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发展落后。这些直接关系人们生命安全及利益的问题若不及时、有效解决,会扰乱良好的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质量的需求。生命不会重来,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刻不容缓。人的生存安全不是孤立存在,人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从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等获取资源。因而研究从这四个不同层面来阐述我国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我国是法治国家,同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健全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体制,遵纪守法是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的底线。社会应重视生存安全责任主体的道德教育,增强企业的道德责任意识,优化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学校与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并鼓励学生在教学和实践中体验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情境,做到学有所用。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启蒙和示范者,要着力转变思维方式,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宽松的生活环境,帮助孩子养成安全、健康、绿色和简约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生存安全的道德行为习惯。
【学位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64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述
    2.1 生存安全概述
        2.1.1 生存的涵义
        2.1.2 安全的含义
        2.1.3 生存安全的释义
    2.2 道德教育概述
        2.2.1 道德教育的内涵
        2.2.2 道德教育的内容
        2.2.3 道德教育的作用
    2.3 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概述
        2.3.1 生存安全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2.3.2 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的内涵
        2.3.3 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的内容
第3章 我国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当前我国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3.1.1 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理念滞后
        3.1.2 生存安全的职业道德教育缺失
        3.1.3 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实践环节少
        3.1.4 生存安全的家庭道德教育被忽视
    3.2 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3.2.1 道德教育体系不健全
        3.2.2 社会主体责任意识淡薄
        3.2.3 学校重智育轻安全道德教育
        3.2.4 家庭过度依赖学校教育
第4章 我国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新思考
    4.1 政府对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职责
        4.1.1 丰富和完善相关道德教育体系
        4.1.2 健全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体制
        4.1.3 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
    4.2 社会对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职责
        4.2.1 重视社会职业道德教育
        4.2.2 增强企业社会道德责任意识
        4.2.3 优化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环境
    4.3 学校对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职责
        4.3.1 重视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教学
        4.3.2 增设安全的道德教育实践环节
        4.3.3 创新生存安全的教育教学方法
    4.4 家庭对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职责
        4.4.1 提高生存安全的道德意识
        4.4.2 养成生存安全的良好习惯
        4.4.3 增强生存安全的道德修养
第5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轩;;“生存安全”社会的价值逻辑及实践路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社会哲学建构[J];社会科学论坛;2016年01期

2 梁茜琳;黄鑓;;高职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知识文库;2017年11期

3 袁彩虹;;有效进行幼儿生存安全教育之实践[J];贵州教育;2009年01期

4 樊志民;;中国传统农民的生存安全追求——以陕西洛川居生村为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陈虹;刘雨薇;;我国生存安全教育初探[J];金融经济;2019年04期

6 周凤娇;;法律控制的基本价值选择——论社会主体生存安全的法律保障[J];学理论;2010年30期

7 廖可;;动物才是“上帝”[J];广西林业;2009年05期

8 马玉臣;马俊飞;李长海;江明春;;兽医公共卫生与人的生存安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年10期

9 刘瑞常 ,陈铭n\澄;海外华人生存安全聚焦[J];中国保安;2005年04期

10 何红;;注重幼儿生存安全 营造和谐发展空间[J];安全与健康;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万五龙;植树如种粮 事关生存安全[N];中国绿色时报;2015年

2 通讯员 王艳娇 王玉奎 记者 罗子彪;多方满足群众生存安全发展需求[N];平顶山日报;2011年

3 淼焱;降伏危及生存安全的“杀手”[N];中国老年报;2004年

4 江苏省宿迁中学 高鹏;让校园温馨如“家园”[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国明;构筑社会保障体系 维系百姓生存安全[N];中国工商报;2000年

6 邬治锋;解读“平安中国”[N];学习时报;2013年

7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马晓明 实习生 廖姝 嘉宾 市政协委员 李京平 石鉴明 唐时光 杨朝晖 陈刚;科学发展 必须注重环境保护[N];绵阳日报;2008年

8 王永明 宋伟;军人就当枕戈待旦[N];中国国防报;2015年

9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会长 魏丕植;探索人生科学 倡导科学人生[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10 曲文亮;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秀美山川[N];太原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雨薇;我国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年

2 尤佳;以人的生存价值为前提的安全设计策略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3 罗苡祯;海外华人华侨生存安全突发事件的政府救援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33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33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6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