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儒家经世思想与公民教育

发布时间:2020-10-09 14:42
   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公民参与政治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提升公民素质,塑造合格公民。公民教育最早出现在西方,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并且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在我国,民国时期的学校教育中已经渗透着公民教育实践。近年来,随着《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颁布、实施,我国公民教育出现了新的发展契机。公民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教育领域最最重要的主题。实施公民教育,既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又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变迁和转型必然会给公民教育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公民参与意识与能力薄弱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公民教育是大势所趋。 “修身”与“经世”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是儒家思想的两大中心观念。儒家经世思想的伦理基础与高度的政治参与意识等要素为公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但在已有的公民教育相关研究中,这一思想元素无疑未被充分重视。文章试图通过儒家经世思想的内涵剖析,发掘其现代价值,并将这一传统资源与公民教育贯通。 文章由四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陈述了以公民教育为研究选题的缘由、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前人的相关研究。第一部分,探究了儒家经世思想的思想根源及内涵。其思想根源源于“经世济民”的价值观、“天人之际”的宇宙观和“三不朽”的生死观。儒家经世思想的内涵就衍生于这些观念。儒家经世思想的内涵主要有这六个方面:入世精神、德性伦理与社会取向伦理、批判精神、爱国情怀、实践与实用取向、政治参与。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公民教育的薄弱环节,即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与意识不足,并指出儒家经世思想对于公民教育的价值。另外,还讨论了将儒家经世思想融入公民教育的现实可能性。第三部分论述了儒家经世思想与公民融通的可行路径:以德性伦理-社会取向伦理融入公民教育的伦理基础,为公民参与提供根本动力;强调政治参与意识、知识与能力作为公民教育的核心,摒弃无参与的公民教育;实践-实用取向作为公民教育的实践诉求。
【学位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D6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1. 公民教育是时代潮流
        2. 儒家经世思想丰富了公民教育的内容
        3. 公民素养的缺陷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综述
        1. 公民的概念与内涵
        2. 公民教育与德育
        3. 对公民教育价值观的讨论
        4. 经世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
    (四) 概念界定
        1. 儒家
        2. 经世思想
        3. 公民教育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一、儒家经世思想的思想根源与内涵
    (一) 儒家经世思想的思想根源
        1. 经世济民
        2.“天人之际”
        3. “三不朽”
    (二) 儒家经世思想的内涵
        1. 入世精神
        2. 德性伦理与社会取向伦理兼摄
        3. 批判精神
        4. 爱国情怀
        5. 实践与实用取向
        6. 政治参与
二、儒家经世思想:公民教育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
    (一) 公民教育的尴尬处境
        1. 政治参与缺位
        2. 参与意识与能力薄弱
    (二) 儒家经世思想为公民教育提供价值支撑
        1. 促进权利和义务意识的形成
        2. 促进公民参与意识与能力养成
    (三) 公民教育汲取儒家思想资源的现实可能性
三、经世思想与公民教育的融通
    (一) 澄清对儒家思想的误解
        1. 将儒家文化简单化为现代化的障碍
        2. 将威权主义等同于儒家价值
    (二) 公民教育的路径选择
        1. 德性伦理-社会取向伦理:公民教育的价值追求
        2. 政治参与意识、知识与能力:公民教育的核心
        3. 实践-实用取向:公民教育的实践诉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檀传宝;;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李永生;;新加坡公民教育中的儒家伦理道德教育及其启示[J];当代经理人;2006年05期

3 李育球;;论政治现象学视角下的公民教育的目的和实践[J];道德与文明;2012年02期

4 奥骓·奥斯勒;侯·斯塔克;檀传宝;;民主公民的教育:1995—2005年公民教育的研究、政策与实践述评[J];中国德育;2006年12期

5 王小飞;檀传宝;;转型社会的公民教育选择:欧美国家的变革与经验分析[J];中国德育;2007年12期

6 王小飞;檀传宝;;全球化时代公民与道德教育的本土选择[J];国际学术动态;2009年01期

7 李丕洋;;略论儒家天人性命之学与释、道思想的历史关联[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朱小蔓;冯秀军;;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J];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9 张慧卿;刘丽瑛;;亚里士多德公民参与思想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J];理论探索;2010年05期

10 李俊卿;;主动公民塑造与公民参与能力提升[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本文编号:2833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33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7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