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新媒体时代下道德绑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0 03:57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使得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方式发生极大改变,还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新媒体的作用下,近年来道德绑架事件频繁出现,且每每发生都会引起广泛关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道德绑架一词由“道德”与“绑架”二词构成,通过结合现实事件来分析两词可以看出道德绑架是一种以道德为筹码来胁迫他人从事违背本人主观意愿的行为,显然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符合道德逻辑且不道德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道德绑架的施众与受众及载体在新媒体的催化下都呈现出新的特征。同时由于新媒体特殊的传播方式往往会使得道德绑架事件愈演愈烈,呈现出情感绑架、社会角色绑架、慈善绑架、道德绑架司法独立等四种主要形式。道德绑架不仅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导致社会群际冲突,更严重的是会弱化道德功能的发挥。因此面对当下频繁发生的道德绑架,应该积极应对并寻求消解路径。任何社会冲突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利益根源,道德绑架也不例外。现实利益分配不均和利益冲突是道德绑架发生的根源所在,特别是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不断增多的社会矛盾使得道德绑架发生得更为频繁。在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的今天,更要注重纾解与调和矛盾。因此深化改革,消除两极分化和群际矛盾是解决新媒体时代道德绑架的重要举措。同时面对新媒体时代多发的道德绑架,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要积极加强社会道德教育来提升公民道德修养,注意区分崇高道德与底线道德,不将道德绑架当作道德评价使用。同时也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时机切实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配合政府部门在加强新媒体平台的管理规制同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以减少道德绑架发生的可能。
【学位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206;D648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四)写作重点、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1.写作重点
        2.可能的创新点
        3.研究方法
二、新媒体时代下道德绑架的相关概念梳理
    (一)道德绑架相关概念辨析
        1.道德绑架的定义
        2.道德绑架与道德劝说
        3.道德绑架与道德制裁
    (二)道德绑架违背基本道德伦理
        1.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审视道德绑架
        2.从西方经典道德哲学审视道德绑架
    (三)新媒体特征
        1.传播程序变革
        2.媒介权利形态转变
        3.超时空性
        4.交互性强
        5.个性化服务
三、新媒体时代下道德绑架的表现形式
    (一)以贴标签为手段的社会角色绑架——以“农民工乘地铁有座不敢坐”为例
    (二)以情感威胁为手段的情感绑架——以“朋友圈投票”为例
    (三)以商业抵制为手段的慈善绑架——以“马云被逼捐”为例
    (四)以网络舆论为手段的绑架司法独立——以“辱母杀人案”为例
四、新媒体时代下道德绑架的特征
    (一)新媒体时代下道德绑架施众特征分析
        1.道德绑架施众群体构成特征
        2.道德绑架成施众营销手段
        3.盲目从众性更甚
        4.以不道德行为规劝“非道德行为”
    (二)新媒体时代下道德绑架传播媒介特征分析
        1.新媒体传播媒介为道德绑架提供大量素材
        2.新媒体的多元开放性易催生道德相对主义
        3.信息碎片化使得事件真实性难以考证
    (三)新媒体时代下道德绑架受众特征分析
        1.新媒体时代下道德绑架受众构成群体特征
        2.新媒体时代下道德绑架受众平民化
        3.新媒体时代下道德绑架受众易泛化
五、新媒体时代下道德绑架原因探析
    (一)现实利益冲突是道德绑架发生根源所在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导致道德绑架频繁发生
    (三)沉默螺旋效应是道德绑架发生的心理助推力
六、新媒体时代下道德绑架的对策与建议
    (一)切实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1.树立人文关怀意识,了解网民现状,收集舆情信息
        2.开展朋辈教育,注重“意见领袖”
        3.重视青年群体,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三观”
    (二)积极引导舆论方向,化挑战为机遇
        1.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2.重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时机
    (三)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正确引导道德功能发挥
        1.区分底线道德与崇高道德
        2.区分道德绑架与道德评价
        3.注重公民权利意识培养,拒绝道德绑架
        4.加强培育新媒体受众媒介素养
    (四)加强政府治理能力,构建服务型政府
        1.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
        2.增强矛盾化解能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型
    (五)加强新媒体平台管理,严肃处理违法行为
        1.推广社交媒体实名制,整顿唯利不唯实的报道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净化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二)论文类
    (三)其他类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杰;;微博营销号炒作的传播学分析——以“邓超出轨”事件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14期

2 覃青必;;慈善绑架问题及其防治[J];中州学刊;2015年05期

3 王艳玲;王洁;;自媒体时代舆论倒逼现象的有效引导[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4 李雪;;贴标签行为的形成机制与刻板印象趋势[J];新闻知识;2014年06期

5 徐建琴;;论道德绑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6 徐椿梁;黄明理;;道德化、被道德化与道德行为的知而不行——社会舆论道德宣传的价值反思[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7 王晓丽;;网络舆论的道德价值[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覃青必;;道德绑架内涵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9 乔新生;;微博大V的公德与私德辨析[J];人民论坛;2013年25期

10 陈延斌;;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状况的评价与治理对策[J];中州学刊;2013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关颖;;与他人分享与“道德绑架”[N];中国妇女报;2015年

2 杨博涵;;坚决抵制有违法治精神的道德绑架[N];云南政协报;2015年

3 宁新春;;道德修养何以变成道德绑架[N];东莞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康镇麟;当前我国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协同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郅荣;建国以来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历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2 马云卿;失范的“人肉搜索”引发的网络暴力现象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张鹏;论底线道德[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34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34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d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