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0 10:1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竖立在这一多元化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观念上层建筑也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显示出的多元、异变等特征,尤其是其中一些与先进文化相背离的错误思想,甚至一些腐朽思想,给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因而有必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的研究,正是对于这一时代课题的探索之一。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存在合理性的追问,其中,价值实现过程的研究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及其相应环节的科学考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科学化进程和探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从逻辑结构的角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包括了三个阶段,与此相对应的价值实现过程也有三个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是教育者通过各种方式,以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和思想发展的规律为根据,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向受教育者有组织、有计划的传输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这一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的起点,它的结束意味着潜价值的产生,即只是一种潜在的、导向于未来的可能性实践的主体精神状态。可能性并不必然,也不直接会走向现实性。因而在潜价值与显价值之间会存在一个中间环节,呈现出主体持续内化和客体持续外化的过程。主体的持续内化指的是受教育者逐步接受、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而且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另一侧面也表现出客体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外化过程。最后,受教育者将已经内化了的自我意识转化为符合教育目的的行为表现,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即价值实现或价值完成,它体现着量变向质变的转化,渐进过程的中断,价值生成过程的结束和价值的产生。然而,这一价值完成并不是单一的,可以从量上分为一般价值实现和价值实现最大化。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实践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价值形成过程有一个从潜价值到显价值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所揭示的规律和特点告诉我们,必须重视价值主体的实际需要,以人为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必须把价值主体需要的重视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学位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D6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缘由
        1.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研究深化和拓展的反映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的基本要求
        3.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4.新时代的实践期待
    (二) 研究的意义
        1.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形成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进程的推动
        3.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道路的发展
        4.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功能的加强
    (三) 研究的视角与逻辑起点
        1.以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及其互动关系为研究视角
        2.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始为逻辑起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的内涵和规律
    (一)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的内涵
        1.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过程
        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的特点
    (二)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的规律
        1.以价值主体的需要为根据
        2.以价值客体的属性为条件
        3.价值主客体的对立统一
        4.时间上不同步性和空间上差异性
        5.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
        6.环境制约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全过程
    (一)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的起点
        1.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潜价值
    (二)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的中间环节
        1.价值主体持续内化过程
        2.价值客体的持续外化过程
        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的重要环节
    (三)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的终点
        1.价值主体的外化
        2.思想政治教育的潜价值转变为显价值
        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标准
        4.正价值存在程度上的差别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现实意义
    (一) 重视价值主体的需要,以人为本
    (二)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 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内在逻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4期

2 肖述虎,张超英;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效果探析[J];求实;2003年S2期

3 马承伦,王思联;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内化[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2年06期

4 谭吉华;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人本原则[J];探索与求是;2002年06期

5 杨鲜兰;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机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江波;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激励[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叶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叶雷;略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9 程杨;论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评估方法[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10 刘三多;;解读接受理论的主导因素——接受主体[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3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4 孙树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6 蒋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金情;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9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鹏;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张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刘雅妮;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5 童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的有效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7 向玲;时间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唐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梁健;“以人为本”视野下的国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殷志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理论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5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35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4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