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

发布时间:2020-10-10 17:2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掌握战胜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武器上,显得攻无不克,无坚不摧。但是,在占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武器上,却显得力不从心。从而,思想政治教育就形成了“各级组织十分重视”,但实际的教育效果不十分理想的矛盾模式。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定位不准。本论文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定位在国家主体或统治阶级主体;教育者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中介环节,是中介主体。本文运用系统观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国家主体”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各个中介环节,试图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找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突破口。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国家与受教育者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联系的所有中间介质的总和;它包括国家主体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所有要素,是由组织中介、传媒中介、关系中介、载体中介、内容中介、教育者中介(事实主体)及它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有机整体。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以对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认识的新视角为起点;提出并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将思想政治教育中介“三要素说”拓展为“四要素说”;提出“思政教育场域”概念,并对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介”展开研究;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双主体互动说”;应用信息传输理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输动力;借鉴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内化机制。 论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进行历史观、系统观分析。“通古今之变”,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纵向维度包涵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历史、现在和将来三个大部分;“究天人之际”,从横向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各个中介要素进行系统观探视。从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历史演变、系统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等三个层面展开讨论,旨在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找寻规律、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全文共分三个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历史演变(第三章)。通过对中国与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中介、载体中介和主体中介的发展历史分析,寻找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共同点和差异性;以史为鉴,继承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优良传统,汲取失败的教训;试图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发展规律,指导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介实践。 第二大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进行系统观解析(第二、四、五章)。首先,“解剖麻雀”,运用系统观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进行分析,找出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构成要素;其次,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链式结构: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由科层组织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介“明链”,是思想政治教育“看得见的”指挥部,并对其进行研究。再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困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科层组织困境、主体困境和信息困境等,并试图研究其消解的方法,从而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要选择“多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第三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第六章)。从未来思想政治教育中介如何应对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着眼,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组织专业化、主体职业化的构想;就思想政治教育中介如何面对未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短缺的困难,提出充分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理论资源、课程资源、媒体资源等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潜力,渡过未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危机的难关;从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角度探讨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球化的境域中如何满足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文化安全服务。 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空前朱有的困难,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几乎是全中国人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中介思维,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必然走向。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D6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本章纲要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
    五、文献综述
        (一) 借鉴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透视思想政治教育中介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构成要素
    本章纲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要素的选择—大浪淘沙
        (一) 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研究现状
        (二) 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研究的简单评述及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要素的选择原则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构成要素—解构系统
        (一) 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中介—思想政治教育的“指挥中心”
        (二)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中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输团队”
        (三)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介—受教育者的“精神食粮”
        (四)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中介—思想政治教育的“排头兵”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历史发展
    本章纲要
    一、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发展历史
        (一)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中介的发展历史—礼部三老、库序学校、道德家庭
        (二)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中介的发展历史—蒙学经书、乡俗礼仪、儒家文化
        (三)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中介的发展历史—君主示范、家长专制、师道尊严
    二、国外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发展历史
        (一)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中介的发展历史
        (二)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中介的发展历史—以博雅文化和宗教精神为依托
        (三)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中介的发展历史—从“单一主体”向“多位一体”转变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链式结构
    本章纲要
    一、“链接”: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中介形式
        (一) 思想政治教育“链”的考量
        (二) “链接”的结构与功能
    二、“明链”: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指挥部”和“主力军”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明链”结构
        (二) “明链”:思想政治教育“看得见的手”
        (三) “明链”中的区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中介的学校与社会的差异性
        (四) 中介主体(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把关人”
    三、“关系链”: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动力链”
        (一) 关系存在的普遍性
        (二) 府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系统中的“动力场”
        (三) 组织人(府人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中介中“重任在肩”的“指挥员”
        (四)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人际关系):“动力链”中的“临门一脚”
    四、“信息链”:为受教育者提供“精神食粮”的“营养链”与“供给链”
        (一)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中介格义
        (二)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中介的传播途径
        (三)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中介的传输动力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困境及其消解
    本章纲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中介的科层困境及消解
        (一) 科层组织及其特征
        (二) 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中介的科层特征
        (三) 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中介存在科层困境的必然性
        (四) 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中介科层困境的具体表现
        (五) 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中介科层困境的消解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中介的困境及其消解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中介的困境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中介困境的消解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中介困境及其消解的个案分析:高校辅导员应走“职业化”之路
    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中介的传输困境及其消解
        (一)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中介传输困境的存在形式
        (二)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中介传输困境的消解
        (三)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中介有效传输的原则
    四、思想政治教育中介整合:建构“多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纲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要适应未来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要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要满足未来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需要
        (一)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对未来社会的重要作用
        (二)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要满足未来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安全的需要
        (一)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安全
        (二) 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安全的对策
结语: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思维走向
    一、中介思维:从二元思维走向三元思维的自觉
    二、中介思维: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基本思维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中介思维体现和运用
    四、走向思想政治教育中介思维的“自由王国”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碧峰;;党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及对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年52期

2 孙俊魏;;新时代高校党建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9年36期

3 王喜;陈红梅;张家鸿;;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9年22期

4 程鹏;;经济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学风建设的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年09期

5 薛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智库时代;2019年35期

6 党维;;当代大学生网络语言特点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智库时代;2019年35期

7 费秀婧;;(3+2)高职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分析[J];智库时代;2019年35期

8 庞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年07期

9 任现伟;;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原则与路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年14期

10 卢江;;改革开放四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思考[J];职业;2019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竹青;中国汉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形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王丽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3 韩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4 贾民伟;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的公共精神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6 封莎;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理论丰富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史姗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8 谭宇;复杂性科学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9 李术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建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10 张社争;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丹;乡村庙会中农民思想政治潜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姜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可行性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9年

3 孙赫;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三大文化”融合的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9年

4 赵琳琳;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9年

5 齐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环境及优化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9年

6 刘雪珂;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及其价值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9年

7 刘媛;蔡元培公民道德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9年

8 黄群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方联动运行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9 宋佳丽;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10 孙琳;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研究[D];中北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35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35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a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