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整体视角:法治分散、德治集中与规制强化
【文章目录】:
“法治分散”
1. 作为声誉机制的信用
2. 理性决策与分散化治理
3. “法治分散”的实施局限
“德治集中”
1. 社会规范与“德治集中”
2. “规范失灵”
3. “德治”真能“集中”吗?
“规制强化”
1. 违法还是“失信”
2.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3. 从“强化”到“优化”
张力与演进:从“黑名单”到“智慧城市”
1. 空间并行与交织
2. 历时性展开
3. 有侧重推进
作为“数据宪制”的社会信用立法
1. 建立政府数据处理行为的基础规范
2. 建立市场与社会声誉机制的框架规范
3. 探索公共数据连通、开放利用的机制
4. 新型治理权力的宪制结构安置
结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家平;;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J];小康;2014年12期
2 ;以创建示范城市为契机 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J];先锋;2015年09期
3 ;我委召开省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络员会议[J];陕西发展和改革;2018年05期
4 ;多维度建设社会信用体系[J];西部大开发;2019年11期
5 仇保兴;;建设社会信用体系须上下结合[J];西部大开发;2019年11期
6 孙雪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初探——以南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9年35期
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J];中国信用;2019年08期
8 何玲;吴限;;将信用监管嵌入到市场经济各个环节——写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发布之际[J];中国信用;2019年08期
9 侯楠;王智;赵祺馨;武鑫;高献;;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向新台阶[J];中国信用;2019年02期
10 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分”与“合”之利弊析[J];中国信用;201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类延村;规则之治[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信;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2 李义科;社会信用体系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3 祁虹;玉溪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跨部门协作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4 陈敬南;成都市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5 李冬良;宿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6 刘学超;大数据背景下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D];燕山大学;2018年
7 Marianne Freiin von Blomberg;建构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制路径探析[D];浙江大学;2018年
8 王浩;大数据背景下辽宁信用体系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9 秦建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下的纳税信用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10 顾筱妍;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乌鲁木齐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D];新疆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38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38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