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6 03:52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是对当前构筑“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的积极回应,如何认识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产生和实现是摆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面前的巨大时代课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研究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二者对立的窘境,从二者共通的精神层面作为契合点,进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路径。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深刻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精神指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维护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精神的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关照其对真、善、美理想境界的精神追求,旨在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推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应当深刻把握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循环往复且不断上升的过程,要遵循其实现的客观规律。在现实教育实践中,注重建立教育审美机制、构建社会合力教育场、调动个人潜力、健全教育评价体系以及开拓教育的生命体验路径,是顺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的有效方法,也是成功引领人民精神力量的现实路径,更是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康庄大道。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和预期成果
第一章 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哲学解释与思想政治教育运用
    第一节 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哲学解释
        一、价值思想与价值本质
        二、精神价值概述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精神价值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概述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重要性
    第一节 精神价值推动直接价值向间接价值生成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推动物质生产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促进精神生产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调控社会生活行为
    第二节 精神价值引导价值意识向价值实践转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心理向价值实践转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念向价值实践转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向价值实践转化
    第三节 精神价值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
        一、精神价值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理性
        二、精神价值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理性
        三、精神价值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理性
        四、精神价值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理性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形态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价值的内容:满足认识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价值追求“真”
        三、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价值的特征:合规律性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价值的内容:满足道德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价值追求“善”
        三、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价值的特征:合目的性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价值的内容:满足审美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价值追求“美”
        三、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价值的特征:合生命自由体验性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实现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实现过程
        一、精神价值实现的客体主体化阶段
        二、精神价值实现的主体客体化阶段
        三、精神价值实现是螺旋上升的过程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实现规律
        一、主客统一律
        二、分化整合律
        三、协调递增律
        四、真善美统一律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实现途径
        一、展现价值客体的魅力: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审美机制
        二、营造价值创造的环境: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合力场域
        三、激发价值主体的内化:调动受教育者自我完善的巨大潜力
        四、开展价值行为的评价: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反馈体系
        五、契合价值升华的过程: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体验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2900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900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e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