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电影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研究——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09 15:27
新时期背景下,主旋律电影在叙事水平、镜头语言、音乐渲染、人物刻画等方面不断提升创作质量,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输出,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深度诠释了当今时代的价值观追求,探索了主旋律电影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路径。
【文章来源】: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01期 第86-89页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新时期主旋律电影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
二、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看《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特色
(一)尊重个体价值:从角色形象塑造“画大众”
(二)满富感情关怀:从角色语言风格“话大众”
(三)润物细无声:从叙事情节“化大众”
三、主旋律电影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启示
(一)传播载体要充分遵循市场化运作规律
(二)传播内容要着眼于当代中国的价值需求和话语权构建
(三)传播内涵更应兼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质与量”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三化”与话语权问题[J]. 韩庆祥,陈远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2]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 何毅亭.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9(10)
[3]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左伟清,刘尚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8(01)
本文编号:2907084
【文章来源】: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01期 第86-89页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新时期主旋律电影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
二、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看《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特色
(一)尊重个体价值:从角色形象塑造“画大众”
(二)满富感情关怀:从角色语言风格“话大众”
(三)润物细无声:从叙事情节“化大众”
三、主旋律电影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启示
(一)传播载体要充分遵循市场化运作规律
(二)传播内容要着眼于当代中国的价值需求和话语权构建
(三)传播内涵更应兼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质与量”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三化”与话语权问题[J]. 韩庆祥,陈远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2]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 何毅亭.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9(10)
[3]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左伟清,刘尚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8(01)
本文编号:2907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907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