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冷漠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1 16:15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时期,社会上各种利益格局发生了转变,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在此期间,小悦悦事件频频发生,此类事件对于人们的道德观念带来非常恶劣的负面影响,使得人们对于他人失去信任,失去同情心。可以说,道德冷漠严重地阻碍了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道德冷漠现象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解决道德冷漠问题对于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的改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探求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有效路径有利于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推动我国改革活动的进程。本文的主体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探析道德冷漠的相关概念以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华传文化道德观的研究。在总结了以往学者的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阐述道德、道德冷漠、道德失范的内涵,并且辨析道德冷漠与道德失范之间的关系,力图更为深入地界定道德冷漠这一概念。同时,笔者运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为道德冷漠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对当代道德冷漠现状进行分析。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道德冷漠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道德冷漠主要表现为:道德勇气缺乏、道德信任感降低、受助者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以及对于冷漠...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道德冷漠的解读及理论基础
    一、道德冷漠的解读
        (一) 道德的内涵
        (二) 道德冷漠的界定
        (三) 道德失范的界定
        (四) 道德冷漠与道德失范的辨析
    二、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的道德观思想
        (二) 传统文化道德观思想
第二章 当代道德冷漠现状分析
    一、道德冷漠现状的调查
        (一) 道德主体勇气缺乏
        (二) 道德信任感降低
        (三) 受助者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
        (四) 对于冷漠行为的麻木
    二、道德冷漠的消极后果
        (一) 道德主体责任感降低
        (二) 社会无序不良行为增多
        (三) 增加政府的行政负担
    三、道德冷漠的社会文化根源
        (一) 对社会转型中道德认知的偏差
        (二)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三) 大众传媒引导体系不健全
        (四) 对道德冷漠缺乏约束机制
第三章 矫治道德冷漠的对策
    一、加强道德文化建设
        (一) 加大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力度
        (二)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三)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二、健全道德建设机制
        (一) 强化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机制
        (二) 完善道德回报机制
        (三) 建立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机制
        (四) 完善国家行政立法机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冷漠及超越[J]. 王晓丽.  湖北社会科学. 2012(05)
[2]陌生人社会中道德如何生存?——通过法律鼓励道德之设想[J]. 杨阳.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2(03)
[3]“道德冷漠”及社会道德问题思考[J]. 葛晨虹.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4]关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思考[J]. 王晓玲.  世纪桥. 2012(03)
[5]社会转型期道德冷漠背景下高校道德教育探析——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J]. 鞠鑫,余鹏彦.  思想教育研究. 2012(01)
[6]社会学视角下的道德冷漠分析[J]. 陈汉香.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7]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探析[J]. 舒毅彪.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1(05)
[8]互联网时代的伦理道德问题及对策[J]. 黎品良.  大众科技. 2011(02)
[9]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J]. 高德胜.  教育学报. 2009(03)
[10]教师道德冷漠的成因及矫治[J]. 刘海生.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2)

硕士论文
[1]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 于松.贵州大学 2010
[2]旁观者现象的道德思考[D]. 贾学雁.河北师范大学 2008
[3]研究生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D]. 许晓芳.华东师范大学 2008
[4]道德失范的制度层面研究[D]. 王辰旭.江南大学 2008
[5]道德冷漠的形成及其扭转途径[D]. 陈琰.河北师范大学 2007
[6]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 齐美玲.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49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949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d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