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谱价值论视角下若干美学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1 17:02
美学是关于“美”与“丑”等价值判断的概念与命题的学问,因此可以应用广谱价值论予以研究。广谱价值论是广谱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引入广义的供求关系作为价值关系的基础,给出了价值实现的两个结构条件。第一章分析了国内外对于美学问题的研究现状,也提出了广谱哲学价值论视角下对于美的定义,分析了对立的价值判断和辩证的价值判断的区别和理论基础,并分别给出了它们的广义量化模型。它把价值事实作为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像,并用广义量化模型刻画了“价值事实决定价值判断”的原理。并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价值论视角下美丑的定义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美与丑。第二章节在对美感的三种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积极生活说、自然类比说)进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美与丑的新定义,即美是一定价值取向对象化产生的愉悦感,丑是一定价值取向对象化产生的厌恶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利用结构分析法使大学生对美产生兴趣,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美育的新思路。第三章节首次用广谱价值论的广义供求关系分析了美的供求关系。证明了“美梦成真”需要满足的两个数学条件。这两个数学条件也帮助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指导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在艺术...
【文章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国内现状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二、效应价值论意义上的美丑概念
(一)效应价值意义上美的概念若干问题分析
(二)效应价值意义上丑的概念若干问题分析
(三)效应价值审美观对大学生审美活动的意义
三、美感产生根源的价值分析
(一)美感的劳动起源说.
(二)美感的积极生活说
(三)美感的自然类比说
(四)美感起源说的结构分析
(五)“结构分析起源说”对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
四、广义供求关系意义上的“美梦成真”的条件.
(一)美梦成真的同质性条件
(二)美梦成真的非空性条件
(三)大学生如何利用“美梦成真”的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五、在艺术美和科学美上的应用
(一)艺术美的几个问题
1.价值取向决定作者的描写方向
2.影响组合生成艺术形象
3.达到共鸣是产生艺术美的基础
(二)科学美的几个问题
1.科学美来源于自然美
2.科学美的典型表现
(1)以简驭繁性(简洁美)
(2)变换不变性(对称美)
(3)探索统一性(统一美)
(三)对大学生文艺创作和科技创新的指导意义
六、结束语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学之美学表现[J]. 谢山云. 学周刊. 2017(10)
[2]论美感的起源——一种基于达尔文学说的观点[J]. 郭玉越.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7)
[3]20世纪以来西方美学的三大特征[J]. 张法. 探索与争鸣. 2011(04)
[4]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J]. 金雅,聂振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5]论艺术美的创造过程[J]. 谢灵. 学理论. 2009(19)
[6]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及其价值[J]. 宛小平. 江苏社会科学. 2008(03)
[7]论艺术美[J]. 潘必新.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4(04)
[8]审美:人类最古老的精神家园──兼与“劳动起源说”商榷[J]. 张昕.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3)
[9]艺术美新解[J]. 蓝星. 理论月刊. 2001(07)
[10]广谱价值论基础[J]. 张玉祥.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1(01)
本文编号:2951666
【文章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国内现状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二、效应价值论意义上的美丑概念
(一)效应价值意义上美的概念若干问题分析
(二)效应价值意义上丑的概念若干问题分析
(三)效应价值审美观对大学生审美活动的意义
三、美感产生根源的价值分析
(一)美感的劳动起源说.
(二)美感的积极生活说
(三)美感的自然类比说
(四)美感起源说的结构分析
(五)“结构分析起源说”对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
四、广义供求关系意义上的“美梦成真”的条件.
(一)美梦成真的同质性条件
(二)美梦成真的非空性条件
(三)大学生如何利用“美梦成真”的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五、在艺术美和科学美上的应用
(一)艺术美的几个问题
1.价值取向决定作者的描写方向
2.影响组合生成艺术形象
3.达到共鸣是产生艺术美的基础
(二)科学美的几个问题
1.科学美来源于自然美
2.科学美的典型表现
(1)以简驭繁性(简洁美)
(2)变换不变性(对称美)
(3)探索统一性(统一美)
(三)对大学生文艺创作和科技创新的指导意义
六、结束语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学之美学表现[J]. 谢山云. 学周刊. 2017(10)
[2]论美感的起源——一种基于达尔文学说的观点[J]. 郭玉越.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7)
[3]20世纪以来西方美学的三大特征[J]. 张法. 探索与争鸣. 2011(04)
[4]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J]. 金雅,聂振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5]论艺术美的创造过程[J]. 谢灵. 学理论. 2009(19)
[6]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及其价值[J]. 宛小平. 江苏社会科学. 2008(03)
[7]论艺术美[J]. 潘必新.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4(04)
[8]审美:人类最古老的精神家园──兼与“劳动起源说”商榷[J]. 张昕.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3)
[9]艺术美新解[J]. 蓝星. 理论月刊. 2001(07)
[10]广谱价值论基础[J]. 张玉祥.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1(01)
本文编号:2951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95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