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公民的敬业观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13:22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公民的敬业观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全方位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敬业”作为公民在职业道德方面的核心和精髓,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更是成为党立足于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和要求之一。因此,对公民进行敬业观教育,培育全体公民的敬业精神,探索出一系列对公民进行敬业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在阐述“敬”及“敬业”观念一般含义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敬业的具体表现,同时对敬业观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概括。然后,结合当代实践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发展观来探讨了敬业观教育在当代社会的重大意义,认为敬业精神不仅是实现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最后,文章对如何开展公民的敬业观教育进行探讨,把敬业精神的培养和塑造作为全文的重点与归宿,探索出了当代对公民进行敬业观教育的一系列有效途径和方法,认为应该从公民内在的培育和外在的制度规范两方面着手。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自觉培育和践行“敬业”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才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敬业 敬业观教育 社会发展 市场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前言8-9
- 绪论9-14
- 第一章 敬业观的本质内涵14-21
- 第一节 敬、敬业的一般含义14-15
- 第二节 敬业的具体表现15-18
- 一、勤业是敬业的第一要素15-16
- 二、精业是敬业的内在要求16-17
- 三、乐业是敬业的集中表现17
- 四、崇业是敬业的必然走向17-18
- 第三节 敬业观的本质特征18-21
- 一、敬业精神是人的本质的集中体现18-19
- 二、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19-21
- 第二章 敬业观教育在当代社会的重大意义21-37
- 第一节 开展敬业观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必然要求21-23
- 第二节 开展公民敬业观教育,是实现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23-28
- 一、敬业与人的价值的实现23-25
- 二、敬业与人的全面发展25-28
- 第三节 开展敬业观教育,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动力28-32
- 一、敬业精神是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性的重要手段28-29
- 二、敬业精神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性的重要保证29-30
- 三、敬业精神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竞争的重要条件30-32
- 第四节 开展敬业观教育,能夯实社会和谐发展的道德基础32-35
- 一、加强敬业观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32-33
- 二、加强敬业观教育,有助于营造良好社会风尚33
- 三、加强敬业观教育,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33-35
- 第五节 开展敬业观教育,能推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35-37
- 一、敬业精神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精神35-36
- 二、敬业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36-37
- 第三章 公民敬业观教育的路径、对策和方法37-52
- 第一节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37-40
- 一、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基础37-38
- 二、以职业理想教育为宗旨38-39
- 三、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心39-40
- 第二节 创新敬业观教育的方式方法40-46
- 一、典型示范法40-42
- 二、激励法42-44
- 三、环境熏陶法44-46
- 第三节 加强科学管理,促进敬业观教育规范化、制度化46-52
- 一、科学设立行业行为规范46-48
- 二、敬业教育要更新管理理念,强化人本管理48-50
- 三、努力改进与完善利于敬业观教育的社会运行机制50-52
- 结束语52-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56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樊婧;当代中国公民的敬业观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公民的敬业观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95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