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反馈机制建设初探
发布时间:2021-02-24 14:52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过程中反馈机制的缺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已日益成为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瓶颈环节。探索和建立稳定、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成为摆在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和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传播学研究表明,传播能否取得效果,关键看传播者对反馈的重视程度如何。反馈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反馈机制的引入,其意义不仅在于对传播效果加以检验,更重要的是使得传统的对传播模式的单向理解,转换为双向的循环的概念,彻底打破了传播者和受传者(受众)之间彼此割裂的界限,使传者和受者在沟通与交流中确立起一种互动关系。因此,反馈机制的建立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反馈机制的研究正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从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角度出发,在对传统单向线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探讨建立现代双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模式。并通过反馈机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重要意义的较为系统的论述,初步探索在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中建立反馈机制的具体方式。通过研究,应从前置反馈机制建设、中程反馈机制建设和...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反馈原理的应用
1.2.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
1.2.3 关于大众传播中的反馈机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2 反馈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
2.1 几种主要的传播模式
2.1.1 单向直线性传播模式
2.1.2 循环模式
2.1.3 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2.2 传统单向线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概念及其局限性
2.2.1 传统单向线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概念
2.2.2 传统单向线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局限性
2.3 反馈理论及其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的应用
2.3.1 关于反馈理论
2.3.2 现代双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
2.4 反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重要意义
2.4.1 反馈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双方互动
2.4.2 反馈有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的控制
2.4.3 反馈是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调节的关键
3 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反馈机制建设的特殊意义
3.1 大众传播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应用
3.1.1 大众传播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更加具有时效性和广泛性
3.1.2 大众传播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更加具有灵活多样性
3.1.3 大众传播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更加具有权威性
3.1.4 大众传播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更加具有潜隐性
3.2 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反馈的特点
3.2.1 反馈的延迟性
3.2.2 反馈的间接性
3.2.3 反馈的零散性
3.3 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反馈机制建设的特殊意义
3.3.1 理论意义
3.3.2 实践意义
4 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反馈机制建设
4.1 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前置反馈机制建设
4.1.1 前置反馈机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4.1.2 建立前置反馈机制的基本要求
4.1.3 建立前置反馈机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4.2 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中程反馈机制建设
4.2.1 中程反馈机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4.2.2 建立中程反馈机制的原则
4.3 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后继反馈机制建设
4.3.1 后继反馈机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4.3.2 后继反馈机制建设的基本环节
5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众传播反馈机制的现代转换[J]. 李皙.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01)
[2]论大众传播系统中的反馈机制及其现实效果[J]. 肖文,戴益信.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6)
[3]试论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机制[J]. 吕振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05)
[4]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反馈调节[J]. 詹文都. 思想·理论·教育. 2005(03)
[5]试论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赵长渝. 教育探索. 2004(07)
[6]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新论[J]. 叶雷. 前沿. 2004(06)
[7]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探讨[J]. 罗洪铁,张丽华. 探索. 2004(03)
[8]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模式的重新构建[J]. 章剑锋,倪建伟.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01)
[9]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探微[J]. 邢瑞煜. 求实. 2003(08)
[10]对高校大众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 辛淑英.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3(02)
硕士论文
[1]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 张晓龙.大连理工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049538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反馈原理的应用
1.2.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
1.2.3 关于大众传播中的反馈机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2 反馈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
2.1 几种主要的传播模式
2.1.1 单向直线性传播模式
2.1.2 循环模式
2.1.3 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2.2 传统单向线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概念及其局限性
2.2.1 传统单向线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概念
2.2.2 传统单向线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局限性
2.3 反馈理论及其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的应用
2.3.1 关于反馈理论
2.3.2 现代双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
2.4 反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重要意义
2.4.1 反馈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双方互动
2.4.2 反馈有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的控制
2.4.3 反馈是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调节的关键
3 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反馈机制建设的特殊意义
3.1 大众传播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应用
3.1.1 大众传播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更加具有时效性和广泛性
3.1.2 大众传播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更加具有灵活多样性
3.1.3 大众传播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更加具有权威性
3.1.4 大众传播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更加具有潜隐性
3.2 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反馈的特点
3.2.1 反馈的延迟性
3.2.2 反馈的间接性
3.2.3 反馈的零散性
3.3 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反馈机制建设的特殊意义
3.3.1 理论意义
3.3.2 实践意义
4 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反馈机制建设
4.1 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前置反馈机制建设
4.1.1 前置反馈机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4.1.2 建立前置反馈机制的基本要求
4.1.3 建立前置反馈机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4.2 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中程反馈机制建设
4.2.1 中程反馈机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4.2.2 建立中程反馈机制的原则
4.3 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后继反馈机制建设
4.3.1 后继反馈机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4.3.2 后继反馈机制建设的基本环节
5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众传播反馈机制的现代转换[J]. 李皙.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01)
[2]论大众传播系统中的反馈机制及其现实效果[J]. 肖文,戴益信.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6)
[3]试论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机制[J]. 吕振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05)
[4]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反馈调节[J]. 詹文都. 思想·理论·教育. 2005(03)
[5]试论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赵长渝. 教育探索. 2004(07)
[6]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新论[J]. 叶雷. 前沿. 2004(06)
[7]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探讨[J]. 罗洪铁,张丽华. 探索. 2004(03)
[8]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模式的重新构建[J]. 章剑锋,倪建伟.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01)
[9]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探微[J]. 邢瑞煜. 求实. 2003(08)
[10]对高校大众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 辛淑英.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3(02)
硕士论文
[1]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 张晓龙.大连理工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049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049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