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我国社会公德治理中的大数据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2 20:30
  随着中央提出“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道德治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和前沿问题。社会公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德治理研究是我国道德问题专项治理的核心问题之一。社会公德治理提出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治理社会公共领域道德失范问题,推动我国道德建设的实质性发展。道德治理以其自身发展的脉络为基础,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的指示下,在现实社会公德治理措施不足客观存在的现实状况下,大数据凭借其蕴含的技术、功能等具备了充当社会公德治理的最新载体和实现社会公德治理现代化转向的价值。本文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社会公德治理载体大数据的应用问题,鉴于此研究主旨,主要研究五个问题: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的阐释,从由来与发展、概念界定、特点三个角度,分别对社会公德治理和大数据特别是社会公德大数据进行阐释,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从现实道德失范现象出发分析道德失范的实质,并从社会公德价值观引领、社会公德制度规范、个人行为三个层面分析了社会公德治理措施不足所引发的对大数据的需求以及大数据应用于社会公德治理的合理性,说明了社会公德治理大数据应用的必然性。第三部分...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难点
        (一)创新点
        (二)难点
第一章 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理论的阐析
    一、社会公德治理的概述
        (一)社会公德治理的由来与发展
        (二)社会公德治理的定义
        (三)社会公德治理的要素及特点
    二、社会公德大数据的概述
        (一)大数据的阐释
        (二)社会公德大数据的概念释义
第二章 社会公德治理中的大数据应用诉求
    一、社会公德失范客观存在:社会公德治理提出的前提
        (一)基于道德建设的社会公德失范阐析
        (二)社会公德失范的现象分析
    二、我国社会公德治理措施及不足
        (一)社会公德价值观引领层面措施及不足
        (二)社会公德治理制度规范层面措施及不足
        (三)个人行为层面措施及不足
    三、大数据引入社会公德治理的合理性分析
        (一)大数据引入社会公德治理的理论依据
        (二)大数据引入社会公德治理的现实基础
第三章 社会公德治理中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分析
    一、大数据在社会公德治理价值观层面的应用
        (一)大数据整合功能促进社会公德治理的客观性
        (二)大数据预测功能促进社会公德治理的前瞻性
    二、大数据在社会公德治理制度规范层面的应用
        (一)大数据共享促进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
        (二)大数据打通生活领域激发社会舆论的道德力量
    三、大数据在社会公德治理个人行为层面的应用
        (一)大数据实时性恢复社会公德监督功能
        (二)大数据发声联通“德与得”的路径
第四章 社会公德治理中大数据应用的路径选择
    一、培育大数据治理意识,创新社会公德治理理念
        (一)营造公德治理大数据意识的社会良好氛围
        (二)把握公德治理大数据意识的重点培养对象
    二、善用大数据共建共治功能,为社会公德治理提供共享机制支撑
        (一)形成党总揽全局的社会公德治理大数据共建体制
        (二)实现调动社会积极因素的社会公德治理大数据共治制度
    三、加强大数据平台建设,为社会公德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一)搭建以应用为导向的社会公德治理大数据平台基础设施
        (二)制定以协同为特色的社会公德治理大数据平台运用规则
    四、消解大数据风险问题,为社会公德治理提供安全保障
        (一)通过构建法律体系在立法层面明确大数据应用规则
        (二)通过撬动数据杠杆本身发挥调节作用来保障公德大数据安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公德治理:缘起、运行、实现——以共享单车使用为例[J]. 王晓丽.  道德与文明. 2018(05)
[2]论道德治理[J]. 邹海贵.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3]关于社会公德治理的几个问题[J]. 薛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3)
[4]道德治理内涵的演变与良性伦理秩序的构建[J]. 熊富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5]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 李怀杰,夏虎.  思想教育研究. 2015(05)
[6]论道德治理的限度[J]. 叶方兴.  中州学刊. 2015(02)
[7]道德认同概念辨析[J]. 刘仁贵.  伦理学研究. 2014(06)
[8]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对策[J]. 潘华.  宏观经济管理. 2014(11)
[9]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安全治理[J]. 张春艳.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05)
[10]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失范与道德治理[J]. 巩军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博士论文
[1]转型期中国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研究[D]. 周建军.同济大学 2008
[2]道德治理及其实现方式研究[D]. 林立公.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94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094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f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