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1-03-31 04:37
  人的本质问题在当代日益突现。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都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过探讨,但都没有得出科学结论。马克思在总结前人对人的本质研究的基础上,在不断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获得了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人的本质的问题得到了科学的解答。通过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考察,作者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劳动”或者“实践”,也不是“需要”,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所结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既克服了以往对人的本质理解的片面性,又揭示了人的本质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人的本质是客观的、具体的,也是历史地发展着的。考察人的本质,就要从人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来进行。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掘人的本质的当代价值,有着深远的意义。道德关系是组成人的本质的各种社会关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道德也是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教育的目的、方法、原则都源于人的本质理论,必须以人的本质理论出发来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特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教育体系,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历史演进及主要观点
    (一) 最初的探索
        1. 《博士论文》中对人的本质思想的初步研究
        2.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对人的本质的探讨
        3.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是人的本质的表现
        4. 《神圣家族》——对人的本质思想的进一步发挥
    (二) 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索
        1.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初步界定
        2.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科学的人的本质观的系统阐述
    (三)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观的补充和深化
        1.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人的本质的进一步发挥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对人的本质的进一步具体化
    (四)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的基础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 人性与人的本质
        1. “本质”的原初涵义
        2. 人性的内涵
        3. 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区分
    (二)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内涵
        1. 存在与本质
        2.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内涵
        3.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的特点
        4.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所规定的方法论意义
三、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 道德教育的可行性理论根源于人的本质理论
        1. 实施道德教育,必须以人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为基础
        2. 人的社会性是实施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依据
        3. 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是具有主体性的个人
        4. 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根源于人的本质
    (二) 如何实施道德教育
        1. 尊重人的主体性,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起点
        2. 要联系当前社会的具体特点来进行道德教育
        3. 社会实践活动是实施道德教育的唯一途径
        4. 在道德教育中要针对个人道德与整个社会道德规范的不同特点来进行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110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110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0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