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社会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维度

发布时间:2021-04-01 02:22
  筑就社会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是走向现代化强国的逻辑理路。"社会文明"构想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重大理论表征,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文明的演进规律进行了逻辑上的重塑。在理论上,社会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文明领域构成了整体性耦合联系。在实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开始由自发自在的阶段转向了自觉自为的阶段。 

【文章来源】:南方论刊. 2020,(0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建设社会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任务
    (一)社会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环节
    (三)维护公平正义和融洽的社会氛围需要以社会文明作为支撑
    (四)构筑社会文明是提升国家文明形象、扩大外交推介的重要战略选择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基本脉络
    (一)以马列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为指导,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社会文明成果
    (二)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的宏伟实践,赓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新境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的路径创新
    (一)永葆党员初心,共建社区文明
    (二)沁润友爱家风,厚植家国情怀
    (三)创新媒介载体,迈入制度轨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比较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J]. 刘同舫.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0(04)
[2]马克思文明观的当代审视[J]. 邓佳.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1)
[3]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J]. 习近平.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9(06)
[4]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文明观的话语叙事及其当代启示[J]. 薛琳钰,孟宪平.  理论导刊. 2017(08)



本文编号:31125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1125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b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