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地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信用政策实践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17 04:43
运用信用管理机制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为政府危机应对和社会治理的重要选择。各地信用防疫做法可以分为奖惩推动、监管穿透、服务主导和业务引导等四种类型,虽然不同类型的信用防疫侧重点有差异,但普遍存在信用法律支撑不足、信用信息不对称、信用管理规范性不够、信用意识薄弱等问题。基于此,在实践探索中,应以政务诚信建设为引领,建立与联防联控目标一致的信用监管和联合奖惩机制,加强信用管理服务手段综合性、规范性和联动性,夯实信用防疫信息化基础,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防疫信用政策落地落实。
【文章来源】: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7(04)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部分典型地区防疫信用政策实践比较
(一)实施方式
(二)实施成效
(三)保障机制
二、防疫信用政策的反思
(一)“法律神经”尚未织密,信用奖惩权行使可能偏离法治轨道
(二)“信息动脉”存在梗阻,掣肘防疫信用监管和服务落地生根
(三)“自选动作”规范不足,防疫信用服务和信用产品不对症
(四)“鸵鸟心态”顽疾未除,信用生态和信用社会发展存在失衡
(五)“系统思维”尚未建立,信用防疫政策措施的综合性、联动性有待加强
三、防疫信用政策的优化建议
(一)以完善公共卫生信用体系为抓手,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防疫信用政策实施
(二)以高效有序推进疫情防控为目标,建立与联防联控目标一致、高度融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以促进信用社会持续发展为根本,加强信用政策措施综合性、规范性和联动性
(四)以政务诚信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危机时期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五)以“制度+技术+管理”为保障,夯实信用防疫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政处罚视域下的失信惩戒规制[J]. 张晓莹. 行政法学研究. 2019(05)
[2]社会信用管理服务的创新趋势及优化途径[J]. 周荣华,李鑫. 东吴学术. 2019(03)
[3]论政府市场信用监管的创新方向[J]. 林钧跃. 中国信用. 2019(05)
[4]信用监管的行政法解读[J]. 袁文瀚. 行政法学研究. 2019(01)
[5]信用惩戒的特性及对地方立法的启示[J]. 李振宁.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8(02)
[6]政务诚信的评价指标及其实证研究——以苏州某区行政服务中心为例[J]. 张思浜.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7]论政务诚信对全社会诚信建设的引领及其实现[J]. 吕耀怀.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本文编号:3142832
【文章来源】: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7(04)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部分典型地区防疫信用政策实践比较
(一)实施方式
(二)实施成效
(三)保障机制
二、防疫信用政策的反思
(一)“法律神经”尚未织密,信用奖惩权行使可能偏离法治轨道
(二)“信息动脉”存在梗阻,掣肘防疫信用监管和服务落地生根
(三)“自选动作”规范不足,防疫信用服务和信用产品不对症
(四)“鸵鸟心态”顽疾未除,信用生态和信用社会发展存在失衡
(五)“系统思维”尚未建立,信用防疫政策措施的综合性、联动性有待加强
三、防疫信用政策的优化建议
(一)以完善公共卫生信用体系为抓手,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防疫信用政策实施
(二)以高效有序推进疫情防控为目标,建立与联防联控目标一致、高度融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以促进信用社会持续发展为根本,加强信用政策措施综合性、规范性和联动性
(四)以政务诚信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危机时期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五)以“制度+技术+管理”为保障,夯实信用防疫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政处罚视域下的失信惩戒规制[J]. 张晓莹. 行政法学研究. 2019(05)
[2]社会信用管理服务的创新趋势及优化途径[J]. 周荣华,李鑫. 东吴学术. 2019(03)
[3]论政府市场信用监管的创新方向[J]. 林钧跃. 中国信用. 2019(05)
[4]信用监管的行政法解读[J]. 袁文瀚. 行政法学研究. 2019(01)
[5]信用惩戒的特性及对地方立法的启示[J]. 李振宁.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8(02)
[6]政务诚信的评价指标及其实证研究——以苏州某区行政服务中心为例[J]. 张思浜.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7]论政务诚信对全社会诚信建设的引领及其实现[J]. 吕耀怀.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本文编号:3142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14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