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榜样示范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1 11:13
面对日趋复杂的网络环境和日益增加的网民,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榜样示范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非常独特的作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更加有效地实施榜样示范法开展榜样示范教育,从而提高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成为一个在理论与实践上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以榜样示范法为研究对象,以提高网络环境下榜样示范法的实效性为目标,对网络环境下榜样示范法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首先,对网络环境的内涵、特征,及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指出网络环境主要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和交互性特征,并且网络环境的特征也是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其次,对榜样的内涵和特征;榜样示范法的内涵、特征、功能、运用条件、运行程序和科学依据进行研究。本文认为,榜样是指那些具有正面积极,受人学习的人或事物,榜样具有时代性、权威性、感染性和亲近性的特征;榜样示范法是通过具有榜样意义的人或事的示范引导、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形象性、生活性和正面引导性三个方面,其科...
【文章来源】:延安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案
(四)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网络的基本概述
(一)网络环境的内涵
(二)网络环境的特征
(三)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二、榜样示范法的基本概述
(一)榜样的内涵和特征
(二)榜样示范法的内涵、特征和功能
(三)榜样示范法的运用条件
(四)榜样示范法的运行程序
(五)榜样示范法的科学依据
三、网络环境对榜样示范法运用的影响
(一)榜样示范法在网络环境下的挑战
(二)榜样示范法在网络环境下的机遇
四、提高网络环境下榜样示范法实效性的对策
(一)增强网络环境与榜样示范法的融合度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人才保证
(三)依据网络和时代特点,提高榜样示范法运用的科学性
(四)拓展榜样宣传的覆盖面
(五)优化网络环境,完善网络的管理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崔华泰.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03)
[2]网络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 谢向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02)
[3]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探究[J]. 黄艳. 文化学刊. 2015(03)
[4]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李黎明. 教育评论. 2015(01)
[5]“慕课”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和机遇[J]. 刘震,曹泽熙.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4(11)
[6]网络视频公开课程学习行为眼动实验研究[J]. 刁永锋,刘明春,杨海茹. 现代教育技术. 2014(11)
[7]浅析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项海燕. 今日中国论坛. 2013(19)
[8]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对强化和改进党的宣传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 何清,王贞华,袁园. 新闻研究导刊. 2013(01)
[9]中国共产党榜样教育的历史回顾与主要经验[J]. 李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36)
[10]《感动中国》人物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郑国,刘利才.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1(06)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榜样教育研究[D]. 袁文斌.河北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新时期榜样教育研究[D]. 邢贵红.广西民族大学 2009
[2]思想政治教育榜样示范法的发展研究[D]. 易莉.西南师范大学 2005
[3]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李世黎.武汉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51656
【文章来源】:延安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案
(四)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网络的基本概述
(一)网络环境的内涵
(二)网络环境的特征
(三)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二、榜样示范法的基本概述
(一)榜样的内涵和特征
(二)榜样示范法的内涵、特征和功能
(三)榜样示范法的运用条件
(四)榜样示范法的运行程序
(五)榜样示范法的科学依据
三、网络环境对榜样示范法运用的影响
(一)榜样示范法在网络环境下的挑战
(二)榜样示范法在网络环境下的机遇
四、提高网络环境下榜样示范法实效性的对策
(一)增强网络环境与榜样示范法的融合度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人才保证
(三)依据网络和时代特点,提高榜样示范法运用的科学性
(四)拓展榜样宣传的覆盖面
(五)优化网络环境,完善网络的管理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崔华泰.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03)
[2]网络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 谢向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02)
[3]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探究[J]. 黄艳. 文化学刊. 2015(03)
[4]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李黎明. 教育评论. 2015(01)
[5]“慕课”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和机遇[J]. 刘震,曹泽熙.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4(11)
[6]网络视频公开课程学习行为眼动实验研究[J]. 刁永锋,刘明春,杨海茹. 现代教育技术. 2014(11)
[7]浅析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项海燕. 今日中国论坛. 2013(19)
[8]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对强化和改进党的宣传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 何清,王贞华,袁园. 新闻研究导刊. 2013(01)
[9]中国共产党榜样教育的历史回顾与主要经验[J]. 李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36)
[10]《感动中国》人物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郑国,刘利才.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1(06)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榜样教育研究[D]. 袁文斌.河北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新时期榜样教育研究[D]. 邢贵红.广西民族大学 2009
[2]思想政治教育榜样示范法的发展研究[D]. 易莉.西南师范大学 2005
[3]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李世黎.武汉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51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15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