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3 16:14
兴趣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培养教育对象积极的兴趣,既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对教育具有双重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同时,受西方一些反社会主义的思潮的影响,导致这一问题比较严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日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于兴趣对教育具有双重作用与思想政治教育紧迫性之间的矛盾现状,我们有必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兴趣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目的是要对兴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个更全面的认识,以充分发挥兴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坚定人才。本课拟从七个部分展开论述,导论论证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问题的缘起及研究价值;第二部分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基本内涵;第三部分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内容结构;第四部分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基本特征;第五部分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基本功能;第六部分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运行机制;第七部分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培育路径。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缘起及其研究价值
1.2 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问题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基本内涵
1.2.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内容结构
1.2.3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基本特征
1.2.4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基本功能
1.2.5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运行机制
1.2.6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培育路径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基本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基本内涵
2.1 心理学中的兴趣
2.1.1 兴趣的由来
2.1.2 兴趣的内涵
2.1.3 兴趣与爱好
2.2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兴趣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内容结构
3.1 需要
3.1.1 需要的内涵
3.1.2 需要的二重属性
3.1.3 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作用
3.2 态度
3.2.1 心理学中的态度
3.2.2 态度的构成
3.2.3 态度的特征
3.2.4 思想政治教育中态度作用的发挥
3.3 情绪
3.3.1 情绪的涵义
3.3.2 情绪的特征
3.3.3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3.3.4 思想政治教育中情绪、情感作用的发挥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基本特征
4.1 在认识和形成上的特征
4.1.1 认识上的稳定性和指向性
4.1.2 形成上的实践性和复杂性
4.2 在互动和追求上的特征
4.2.1 互动上的亲和性和坚定性
4.2.2 追求上的集中性和动力性
4.3 在内容和功能上的特征
4.3.1 在内容上的主体性和时代性
4.3.2 在功能上的持久性和效能性
4.4 在自身组成上的特征
4.4.1 在自身组成上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基本功能
5.1 兴趣在思想教育中的基本功能
5.1.1 选择思想信息
5.1.2 强化思想认识
5.1.3 促使新思想形成
5.2 兴趣在政治教育中的基本功能
5.2.1 坚定政治立场
5.2.2 强化政治情感
5.3 兴趣在道德教育中的基本功能
5.3.1 兴趣与道德认识
5.3.2 兴趣与道德情感
5.3.3 兴趣在道德信念
5.3.4 兴趣与道德意志
5.3.5 兴趣与道德行为
5.4 兴趣在心理教育中的基本功能
第6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运行机制
6.1 心理运行机制
6.1.1 需要假设
6.1.2 认知假设
6.1.3 信息假设
6.2 过程运行机制
6.2.1 兴趣与认识倾向的良性互动
6.2.2 兴趣与端正态度的相互融通
6.2.3 兴趣与道德情感的互为促进
6.2.4 兴趣与实际行动的高度统一
第7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培育路径
7.1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7.1.1 自然因素
7.1.2 社会因素
7.1.3 个体因素
7.2 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培育途径
7.2.1 教育内容:以“疑”引趣
7.2.2 教育方法:以“趣”导趣
7.2.3 教育环境:以“境”育趣
7.2.4 教育效果:以“果”促趣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兴趣的培养[J]. 詹宝华. 科学大众. 2009(03)
[2]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因素及对策[J]. 颜士新.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2008(01)
[3]从学习兴趣看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思想的相通性[J]. 何旭明. 大学教育科学. 2007(02)
[4]兴趣爱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性格影响的调查分析[J]. 文静,吴庚香,梁凡,毛宗福.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6(04)
[5]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因素[J]. 朱龙. 科教文汇(上半月). 2006(06)
[6]浅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J]. 李小宁.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7]建构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思考[J]. 胡凯.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5(06)
[8]20世纪80年代后兴趣研究述评[J]. 邢强.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9]心理健康与兴趣的关系研究[J]. 刘卫华,黄雄文.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4)
[10]兴趣发生机制研究的进展与创新[J]. 章凯. 心理科学. 2003(02)
本文编号:3155637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缘起及其研究价值
1.2 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问题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基本内涵
1.2.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内容结构
1.2.3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基本特征
1.2.4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基本功能
1.2.5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运行机制
1.2.6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培育路径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基本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基本内涵
2.1 心理学中的兴趣
2.1.1 兴趣的由来
2.1.2 兴趣的内涵
2.1.3 兴趣与爱好
2.2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兴趣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内容结构
3.1 需要
3.1.1 需要的内涵
3.1.2 需要的二重属性
3.1.3 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作用
3.2 态度
3.2.1 心理学中的态度
3.2.2 态度的构成
3.2.3 态度的特征
3.2.4 思想政治教育中态度作用的发挥
3.3 情绪
3.3.1 情绪的涵义
3.3.2 情绪的特征
3.3.3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3.3.4 思想政治教育中情绪、情感作用的发挥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基本特征
4.1 在认识和形成上的特征
4.1.1 认识上的稳定性和指向性
4.1.2 形成上的实践性和复杂性
4.2 在互动和追求上的特征
4.2.1 互动上的亲和性和坚定性
4.2.2 追求上的集中性和动力性
4.3 在内容和功能上的特征
4.3.1 在内容上的主体性和时代性
4.3.2 在功能上的持久性和效能性
4.4 在自身组成上的特征
4.4.1 在自身组成上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基本功能
5.1 兴趣在思想教育中的基本功能
5.1.1 选择思想信息
5.1.2 强化思想认识
5.1.3 促使新思想形成
5.2 兴趣在政治教育中的基本功能
5.2.1 坚定政治立场
5.2.2 强化政治情感
5.3 兴趣在道德教育中的基本功能
5.3.1 兴趣与道德认识
5.3.2 兴趣与道德情感
5.3.3 兴趣在道德信念
5.3.4 兴趣与道德意志
5.3.5 兴趣与道德行为
5.4 兴趣在心理教育中的基本功能
第6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运行机制
6.1 心理运行机制
6.1.1 需要假设
6.1.2 认知假设
6.1.3 信息假设
6.2 过程运行机制
6.2.1 兴趣与认识倾向的良性互动
6.2.2 兴趣与端正态度的相互融通
6.2.3 兴趣与道德情感的互为促进
6.2.4 兴趣与实际行动的高度统一
第7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培育路径
7.1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7.1.1 自然因素
7.1.2 社会因素
7.1.3 个体因素
7.2 思想政治教育中兴趣的培育途径
7.2.1 教育内容:以“疑”引趣
7.2.2 教育方法:以“趣”导趣
7.2.3 教育环境:以“境”育趣
7.2.4 教育效果:以“果”促趣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兴趣的培养[J]. 詹宝华. 科学大众. 2009(03)
[2]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因素及对策[J]. 颜士新.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2008(01)
[3]从学习兴趣看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思想的相通性[J]. 何旭明. 大学教育科学. 2007(02)
[4]兴趣爱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性格影响的调查分析[J]. 文静,吴庚香,梁凡,毛宗福.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6(04)
[5]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因素[J]. 朱龙. 科教文汇(上半月). 2006(06)
[6]浅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J]. 李小宁.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7]建构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思考[J]. 胡凯.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5(06)
[8]20世纪80年代后兴趣研究述评[J]. 邢强.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9]心理健康与兴趣的关系研究[J]. 刘卫华,黄雄文.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4)
[10]兴趣发生机制研究的进展与创新[J]. 章凯. 心理科学. 2003(02)
本文编号:3155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155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