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学校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的建构取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5 19:04
  学校公民教育是我国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公民教育体系的运行与发展。本文以学校公民教育建构为视角,从相关基本概念入手,结合当今现实,首先分析了我国对公民教育强烈诉求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其次,提出了我国学校公民教育实践模式选择的基本理念,认为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技能,还要注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民教育资源,且加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最后,在吸收借鉴各国学校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民族文化和现有国情,提出我国学校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的四个基本取向,即坚持政府主导和国家干预、注重培育以民族精神为特色的公民意识、重视生活实践和提高公民技能、营造公民教育氛围和实现公民教育网络化。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学校公民教育实践模式建构的相关概念
    (一) 公民与公民教育
    (二) 公民意识与公民社会
    (三) 公民权利与义务
    (四)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二、 学校公民教育实践模式选择的时代背景
    (一) 全球化进程中公民意识问题的凸显
    (二) 市场经济发展对公民教育的时代呼唤
    (三) 民主政治建设与公民教育的建构
三、 我国学校公民教育发展取向的基本理念
    (一)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与增强学生的参与技能
    (二) 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三) 发掘传统文化的公民教育资源
四、 国外学校公民教育模式的特点与启示
    (一) 系统课程模式
    (二) 渗透引导模式
    (三) 实践探索模式
    (四) 生活体验模式
    (五) 启示
五、 中国特色学校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的基本取向
    (一) 坚持政府主导和国家干预
    (二) 培育民族精神和公民意识
    (三) 重视生活实践,提高公民技能
    (四) 营造公民教育氛围,实现教育网络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公民教育中的“四个结合”[J]. 龙静云.  道德与文明. 2010(01)
[2]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刘争先.  教育科学研究. 2009(12)
[3]国家认同与公民教育——美国公民教育中有关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论争[J]. 唐克军,陈华洲.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04)
[4]论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逻辑基点[J]. 臧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5]法国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当前改革[J]. 王晓辉.  教育科学. 2009(03)
[6]公民社会:一个概念的历史考察[J]. 罗亮.  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9(04)
[7]公民意识的蕴涵及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 臧宏.  教育评论. 2009(01)
[8]近十年公民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黄崴,黄晓婷.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01)
[9]思想品德教科书中公民教育价值取向基本框架[J]. 孙凤华,段晓霞.  教育学术月刊. 2009(02)
[10]公民教育的民族性研究[J]. 臧宏.  中国德育. 2009(02)



本文编号:3170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170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8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