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青少年孝道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6 01:30
历史更迭需要代际传递,历史文化需要子孙传承。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灿烂辉煌的五千年文化。优秀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社会进步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孝文化便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一块瑰宝,像明珠一样点亮我国道德文明的生命。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社会永续发展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力量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追随国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步伐,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对青少年的孝道培养,对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概述研究当代中国青少年孝道培养的依据和目的,分别从历史层面和现实层面进行阐述,分析青少年孝道培养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而后综述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青少年孝道培养的研究进程和侧重方向。基于已有研究和青少年孝道培养现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大胆创新,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着手,采用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本文论题展开研究。第二部分,从“孝道”概念引入“孝道教育”,再到探寻孝道的起源,追寻...
【文章来源】: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孝道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概述
(一)孝道基本概念
1.孝道
2.孝道教育
(二)孝道起源及本质
1.孝道起源
2.孝道本质
(三)孝道发展历史
1.中国孝道思想发展
2.国外孝道思想发展
二、当代青少年孝道表现及青少年孝道培养意义
(一)青少年孝道表现
1.青少年生活方面孝道表现
2.青少年学习方面孝道表现
3.青少年节日方面孝道表现
(二)青少年孝道培养意义
1.青少年孝道培养的自身意义
2.青少年孝道培养的家庭意义
3.青少年孝道培养的学校意义
4.青少年孝道培养的社会意义
三、当代中国青少年孝道缺失问题分析
(一)自身方面
1.青少年自身孝道观念模糊
2.青少年自身责任行为弱化
(二)家庭方面
1.家长对青少年教育重智轻德
2.原生家庭孝道教育氛围淡薄
(三)学校方面
1.学校对青少年智体教育占主导地位
2.青少年孝道培养相关教材匮乏
(四)社会方面
1.弘扬孝道的政策措施实施力度不足
2.浮躁的社会环境给孝道教育造成压力
四、当代中国青少年孝道缺失问题原因分析
(一)自身因素
1.青少年缺乏准确自主判断能力
2.青少年自我索取欲望大于付出
(二)家庭因素
1.家长对青少年培养侧重智育方面
2.家长忽视自身孝道体系建设
(三)学校因素
1.学校教育方式拘泥于应试教育模式
2.单纯灌输式教育影响青少年积极性
(四)社会因素
1.宏观政策对孝道教育倾斜力度不够
2.转型期社会环境对孝道传播造成影响
五、当代中国青少年孝道培养途径研究
(一)青少年自身孝道建设
1.建立健全青少年德育认知体系
2.大力培养青少年孝亲敬老意识
3.积极引导青少年热爱自然生命
(二)家庭孝道建设
1.加强青少年智育德育均衡培养
2.积极营造和谐温馨家庭环境
3.以身作则为青少年树立优秀孝道榜样
(三)学校孝道建设
1.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模式
2.加强青少年孝道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多元化发挥学校教育功能
(四)社会孝道建设
1.国家应加大力度支持孝道文化建设
2.全面优化宏观社会环境
3.正确利用大众传媒传播孝道观念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个人基本情况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孝道对当代平等价值观教育的启示[J]. 胡泽勇,胡健.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6(05)
[2]浅谈《弟子规》教学在德育实施中的作用[J]. 杨婷.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6(08)
[3]传统儒家孝德教育内容研究[J]. 岳庆玲.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6(07)
[4]中小学加强孝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析[J]. 赵秀欣,苏春景.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6)
[5]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的青少年孝道教育[J]. 成卫卫. 青少年学刊. 2016(03)
[6]孝廉文化的历史传统及其现代价值[J]. 袁学清.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6(02)
[7]《论语》中的孝道伦理分析[J]. 陈钊.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研究[J]. 王玥.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06)
[9]孝文化基本问题研究[J]. 彭丽丽. 沈阳干部学刊. 2015(05)
[10]新形势下青少年开展孝道文化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 杜淑贤. 学园. 2015(15)
硕士论文
[1]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与当代新孝道的构建[D]. 李静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
[2]当前我国初中生的孝道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 李素梅.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中国传统孝文化的育德功能及实现研究[D]. 毛青青.华中师范大学 2016
[4]我国青少年传统孝道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 钱莹.华中师范大学 2016
[5]中国传统孝道及其当代重建[D]. 付剑哲.辽宁师范大学 2016
[6]韩国儒家孝观念及其实践的变迁研究[D]. 吴娜瑛.延边大学 2015
[7]我国青少年的孝道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D]. 樊小坤.华中师范大学 2015
[8]中国传统孝道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杨林.西华大学 2015
[9]孝道文化的历史演变与现代传承研究[D]. 王瑾.青岛科技大学 2015
[10]学会感恩[D]. 付荣.湖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70972
【文章来源】: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孝道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概述
(一)孝道基本概念
1.孝道
2.孝道教育
(二)孝道起源及本质
1.孝道起源
2.孝道本质
(三)孝道发展历史
1.中国孝道思想发展
2.国外孝道思想发展
二、当代青少年孝道表现及青少年孝道培养意义
(一)青少年孝道表现
1.青少年生活方面孝道表现
2.青少年学习方面孝道表现
3.青少年节日方面孝道表现
(二)青少年孝道培养意义
1.青少年孝道培养的自身意义
2.青少年孝道培养的家庭意义
3.青少年孝道培养的学校意义
4.青少年孝道培养的社会意义
三、当代中国青少年孝道缺失问题分析
(一)自身方面
1.青少年自身孝道观念模糊
2.青少年自身责任行为弱化
(二)家庭方面
1.家长对青少年教育重智轻德
2.原生家庭孝道教育氛围淡薄
(三)学校方面
1.学校对青少年智体教育占主导地位
2.青少年孝道培养相关教材匮乏
(四)社会方面
1.弘扬孝道的政策措施实施力度不足
2.浮躁的社会环境给孝道教育造成压力
四、当代中国青少年孝道缺失问题原因分析
(一)自身因素
1.青少年缺乏准确自主判断能力
2.青少年自我索取欲望大于付出
(二)家庭因素
1.家长对青少年培养侧重智育方面
2.家长忽视自身孝道体系建设
(三)学校因素
1.学校教育方式拘泥于应试教育模式
2.单纯灌输式教育影响青少年积极性
(四)社会因素
1.宏观政策对孝道教育倾斜力度不够
2.转型期社会环境对孝道传播造成影响
五、当代中国青少年孝道培养途径研究
(一)青少年自身孝道建设
1.建立健全青少年德育认知体系
2.大力培养青少年孝亲敬老意识
3.积极引导青少年热爱自然生命
(二)家庭孝道建设
1.加强青少年智育德育均衡培养
2.积极营造和谐温馨家庭环境
3.以身作则为青少年树立优秀孝道榜样
(三)学校孝道建设
1.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模式
2.加强青少年孝道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多元化发挥学校教育功能
(四)社会孝道建设
1.国家应加大力度支持孝道文化建设
2.全面优化宏观社会环境
3.正确利用大众传媒传播孝道观念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个人基本情况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孝道对当代平等价值观教育的启示[J]. 胡泽勇,胡健.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6(05)
[2]浅谈《弟子规》教学在德育实施中的作用[J]. 杨婷.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6(08)
[3]传统儒家孝德教育内容研究[J]. 岳庆玲.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6(07)
[4]中小学加强孝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析[J]. 赵秀欣,苏春景.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6)
[5]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的青少年孝道教育[J]. 成卫卫. 青少年学刊. 2016(03)
[6]孝廉文化的历史传统及其现代价值[J]. 袁学清.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6(02)
[7]《论语》中的孝道伦理分析[J]. 陈钊.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研究[J]. 王玥.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06)
[9]孝文化基本问题研究[J]. 彭丽丽. 沈阳干部学刊. 2015(05)
[10]新形势下青少年开展孝道文化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 杜淑贤. 学园. 2015(15)
硕士论文
[1]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与当代新孝道的构建[D]. 李静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
[2]当前我国初中生的孝道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 李素梅.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中国传统孝文化的育德功能及实现研究[D]. 毛青青.华中师范大学 2016
[4]我国青少年传统孝道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 钱莹.华中师范大学 2016
[5]中国传统孝道及其当代重建[D]. 付剑哲.辽宁师范大学 2016
[6]韩国儒家孝观念及其实践的变迁研究[D]. 吴娜瑛.延边大学 2015
[7]我国青少年的孝道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D]. 樊小坤.华中师范大学 2015
[8]中国传统孝道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杨林.西华大学 2015
[9]孝道文化的历史演变与现代传承研究[D]. 王瑾.青岛科技大学 2015
[10]学会感恩[D]. 付荣.湖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70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17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