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5 10:09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全球化背景下,一方面,中华民族精神的这种地位和作用不但不会改变,反而会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精神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精神在民族复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在全球化时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认真分析全球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并根据这种影响有针对性地确定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总体上凸显了研究的系统性、时代性和对策性;二是在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时论证了在培育的基础上向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三是在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时深入剖析了以马列本质精神为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三个创新之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中华民族精神研究中的不足,有助于研究的进一步推进:中者突破了通常的研究视域,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找到了新的方向;后者使我们能够在众多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中确立一个稳定的价值标杆,有利于协调、整合各种价值理念,避免让中华民族精神成...
【文章来源】: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背景
2 选题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现实意义
3 研究现状
4 研究思路
5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全球化的内涵和特点
1.1 全球化的内涵
1.2 全球化的特点
第二章 全球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2.1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2 全球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2.2.1 全球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正面影响
2.2.2 全球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负面影响
第三章 全球化背景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3.1 有利于促进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百年强国梦想
3.2 有利于重建社会公共信仰,解决道德失范问题
3.3 有利于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延续民族文化血脉
3.4 有利于扩大国际话语空间,抵制国际话语霸权
第四章 全球化背景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4.1 大力弘扬并积极培育传统文化精神
4.1.1 自强不息
4.1.2 厚德载物
4.1.3 天下为公
4.1.4 实用理性
4.1.5 和合精神
4.2 大力弘扬并积极培育马列本质精神
4.3 大力弘扬并积极培育进步时代精神
4.3.1 自主与创新精神
4.3.2 科学与理性精神
4.3.3 民主与法治精神
4.3.4 冒险与勇武精神
4.3.5 学习与竞争精神
第五章 全球化背景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
5.1 保持经济发展,夯实物质基础
5.2 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制度环境
5.3 培育公民文化,丰富文化底蕴
5.4 推动“文化出国”,促进文化交流
5.5 推进话语转换,消除话语障碍
5.6 发展文化“两业”,注重文化渗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民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构[J]. 黄湘莲. 中州学刊. 2007(04)
[2]中国传统道德主要理念的现代诠释[J]. 邵龙宝. 理论与现代化. 2007(02)
[3]析马克思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涵[J]. 张丽红,廖述平.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01)
[4]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精神教育[J]. 冯润民. 思想理论教育. 2007(03)
[5]“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J]. 赵存生,孙文营.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01)
[6]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驱动文化建设的两个“轮子”[J]. 林起. 红旗文稿. 2006(24)
[7]公民文化建设与政治文明[J]. 黄湘莲. 社会科学辑刊. 2006(06)
[8]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J]. 吴潜涛,冯秀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9]论弘扬升华中华民族精神的机遇[J]. 付彩霞. 思想教育研究. 2006(05)
[10]民族精神与全球化[J]. 杨秀香. 湖南社会科学. 2006(01)
本文编号:3187451
【文章来源】: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背景
2 选题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现实意义
3 研究现状
4 研究思路
5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全球化的内涵和特点
1.1 全球化的内涵
1.2 全球化的特点
第二章 全球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2.1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2 全球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2.2.1 全球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正面影响
2.2.2 全球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负面影响
第三章 全球化背景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3.1 有利于促进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百年强国梦想
3.2 有利于重建社会公共信仰,解决道德失范问题
3.3 有利于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延续民族文化血脉
3.4 有利于扩大国际话语空间,抵制国际话语霸权
第四章 全球化背景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4.1 大力弘扬并积极培育传统文化精神
4.1.1 自强不息
4.1.2 厚德载物
4.1.3 天下为公
4.1.4 实用理性
4.1.5 和合精神
4.2 大力弘扬并积极培育马列本质精神
4.3 大力弘扬并积极培育进步时代精神
4.3.1 自主与创新精神
4.3.2 科学与理性精神
4.3.3 民主与法治精神
4.3.4 冒险与勇武精神
4.3.5 学习与竞争精神
第五章 全球化背景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
5.1 保持经济发展,夯实物质基础
5.2 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制度环境
5.3 培育公民文化,丰富文化底蕴
5.4 推动“文化出国”,促进文化交流
5.5 推进话语转换,消除话语障碍
5.6 发展文化“两业”,注重文化渗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民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构[J]. 黄湘莲. 中州学刊. 2007(04)
[2]中国传统道德主要理念的现代诠释[J]. 邵龙宝. 理论与现代化. 2007(02)
[3]析马克思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涵[J]. 张丽红,廖述平.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01)
[4]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精神教育[J]. 冯润民. 思想理论教育. 2007(03)
[5]“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J]. 赵存生,孙文营.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01)
[6]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驱动文化建设的两个“轮子”[J]. 林起. 红旗文稿. 2006(24)
[7]公民文化建设与政治文明[J]. 黄湘莲. 社会科学辑刊. 2006(06)
[8]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J]. 吴潜涛,冯秀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9]论弘扬升华中华民族精神的机遇[J]. 付彩霞. 思想教育研究. 2006(05)
[10]民族精神与全球化[J]. 杨秀香. 湖南社会科学. 2006(01)
本文编号:3187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187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