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中消极价值观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2 17:45
近年来,微视频的高速发展以及覆盖面的逐步扩大使社会中更多的人们参与到微视频地制作、传播与收看中。同时,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媒介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交付人们打开外界大门的新钥匙,让人们的生活愈加丰富多彩。人们对微视频愈加感兴趣、愈加重视。价值观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对价值观进行研究有了更为重要的价值。由于微视频传播价值观具有直联性、广普性、及时性的优势,受众比较容易受到微视频中价值观的影响,其中,微视频中的积极价值观有助于人们构建积极价值观、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微视频中的消极价值观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危害社会的平稳运行。因此,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综上所述,本篇论文的研究内容为微视频中消极价值观问题及对策。本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微视频和价值观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微视频的类型及特征,价值观的类型、特征及作用,以及微视频传递价值观的优势。第二部分阐述当前微视频中价值观的现状。目前,微视频中的价值观既有占据主要地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价值观,又有传播利...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一、微视频和价值观概述
(一)微视频的概念、类型及特征
1.微视频的概念
2.微视频的类型
3.微视频的特征
(二)价值观的概念、类型、特性及作用
1.价值观的概念
2.价值观的类型
3.价值观的特性
4.价值观的作用
(三)微视频传播价值观的优势
1.直联性
2.广普性
3.及时性
二、当前微视频中价值观的现状
(一)弘扬积极价值观的微视频占主要地位
1.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传播消极价值观的微视频不可忽视
1.传播利己主义
2.传播享乐主义
3.传播暴力和色情
4.传播反讽言论
三、微视频中消极价值观的成因
(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二)缺乏有效的微视频网络监管机制
(三)部分微视频制作者及受众价值观存在一定问题
1.价值主体的自我化
2.理想追求的功利化
3.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4.人生定位及发展目标的模糊
四、消除微视频中消极价值观的对策
(一)完善微视频法治建设
(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三)加强微视频制作者和受众的教育
1.优化家庭和学校教育
2.净化社会风气
3.开展自我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视频APP: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场域——基于“快手正能量”的大数据分析与思考[J]. 高宇,胡树祥. 思想教育研究. 2017(12)
[2]文化软实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徐志远,张灵.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11)
[3]时政微视频:媒体政治传播的新探索[J]. 李舒,孙小咪. 电视研究. 2017(10)
[4]广播媒体时政微视频制作探析——以时政微视频《习近平的金砖足迹》为例[J]. 郑磊,庞亮.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7(09)
[5]移动互联网视域下的外宣创新——以微视频《奥利弗游中国》为例[J]. 许向东,高爽. 新闻与写作. 2017(07)
[6]微电影视听文化场域中的价值观传播问题探析[J]. 杨平,夏光富.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7(02)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与优势分析——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区别[J]. 崔志胜.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2)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马平均,胡新保.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1)
[9]关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思考[J]. 高大红,王伟,刘芳,李明.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1)
[10]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探讨[J]. 刘镇江,刘振中,李晓衡.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1)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孙杰.中共中央党校 2014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朱颖原.山西大学 2013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徐腾.扬州大学 2013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建构[D]. 方爱东.安徽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社交媒体微视频传播研究[D]. 张璐.湖南大学 2016
[2]移动社交媒体微视频的即时传播研究[D]. 华洁.天津师范大学 2015
[3]微视频的现状研究[D]. 谢菁.山东师范大学 2014
[4]微视频的内容定位与盈利模式[D]. 戴景丽.上海师范大学 2013
[5]网络视频传播过程研究[D]. 杜欣慧.重庆大学 2012
[6]微视频的媒介品质与时代意义[D]. 邢强.苏州大学 2009
[7]论微视频的个体表达及其文化意义[D]. 张佰娟.东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01414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一、微视频和价值观概述
(一)微视频的概念、类型及特征
1.微视频的概念
2.微视频的类型
3.微视频的特征
(二)价值观的概念、类型、特性及作用
1.价值观的概念
2.价值观的类型
3.价值观的特性
4.价值观的作用
(三)微视频传播价值观的优势
1.直联性
2.广普性
3.及时性
二、当前微视频中价值观的现状
(一)弘扬积极价值观的微视频占主要地位
1.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传播消极价值观的微视频不可忽视
1.传播利己主义
2.传播享乐主义
3.传播暴力和色情
4.传播反讽言论
三、微视频中消极价值观的成因
(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二)缺乏有效的微视频网络监管机制
(三)部分微视频制作者及受众价值观存在一定问题
1.价值主体的自我化
2.理想追求的功利化
3.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4.人生定位及发展目标的模糊
四、消除微视频中消极价值观的对策
(一)完善微视频法治建设
(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三)加强微视频制作者和受众的教育
1.优化家庭和学校教育
2.净化社会风气
3.开展自我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视频APP: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场域——基于“快手正能量”的大数据分析与思考[J]. 高宇,胡树祥. 思想教育研究. 2017(12)
[2]文化软实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徐志远,张灵.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11)
[3]时政微视频:媒体政治传播的新探索[J]. 李舒,孙小咪. 电视研究. 2017(10)
[4]广播媒体时政微视频制作探析——以时政微视频《习近平的金砖足迹》为例[J]. 郑磊,庞亮.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7(09)
[5]移动互联网视域下的外宣创新——以微视频《奥利弗游中国》为例[J]. 许向东,高爽. 新闻与写作. 2017(07)
[6]微电影视听文化场域中的价值观传播问题探析[J]. 杨平,夏光富.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7(02)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与优势分析——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区别[J]. 崔志胜.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2)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马平均,胡新保.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1)
[9]关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思考[J]. 高大红,王伟,刘芳,李明.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1)
[10]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探讨[J]. 刘镇江,刘振中,李晓衡.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1)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孙杰.中共中央党校 2014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朱颖原.山西大学 2013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徐腾.扬州大学 2013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建构[D]. 方爱东.安徽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社交媒体微视频传播研究[D]. 张璐.湖南大学 2016
[2]移动社交媒体微视频的即时传播研究[D]. 华洁.天津师范大学 2015
[3]微视频的现状研究[D]. 谢菁.山东师范大学 2014
[4]微视频的内容定位与盈利模式[D]. 戴景丽.上海师范大学 2013
[5]网络视频传播过程研究[D]. 杜欣慧.重庆大学 2012
[6]微视频的媒介品质与时代意义[D]. 邢强.苏州大学 2009
[7]论微视频的个体表达及其文化意义[D]. 张佰娟.东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01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201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