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论
发布时间:2021-06-06 13:52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有统一性。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提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这是第一次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一个统一体来关注。民族精神是一定社会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源泉,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体现和延续。人为的割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会渐失民族精神赖以存在的根基,否定中国近代社会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果,阻碍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只有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才能使其成为共同构成引领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只有把握时代精神,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民族精神,才能集聚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和谐培育,就是要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融合的原则,传统的东西必须经过创造性的转化,与现实和时代相结合,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未经转化的民族精神只是历史文物,不具有时代灵魂;坚持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原则,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首先要做到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其次要在各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变革中,与世界文化进行交流和碰撞,从而求得生存和发展,任...
【文章来源】: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科学内涵
(一) 民族精神
(二) 时代精神
(三)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价值功能
(四)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思想
(一) 毛泽东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思想
(二) 邓小平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思想
(三) 江泽民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思想
(四) 胡锦涛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思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一)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关系
(二)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的支撑因素
(三)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
四、割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错误倾向及危害性
(一)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割裂
(二)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割裂的危害性
五、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和谐培育的原则
(一)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融合的原则
(二) 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原则
(三) 弘扬与培育相配合的原则
(四) 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J]. 王珺. 求实. 2010(S1)
[2]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J]. 张万余,杜玉明. 思想教育研究. 2009(11)
[3]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关系辨析[J]. 孙文营.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4]新时期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J]. 黄明蕾.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04)
[5]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述评[J]. 白莹. 网络财富. 2009(14)
[6]从传统到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想评析[J]. 任晓兰. 贵州社会科学. 2009(04)
[7]先进文化建设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构建[J]. 郭红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8]试论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 龙翠英. 法制与社会. 2008(35)
[9]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重塑[J]. 庄锡福.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8(05)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结构与功能[J]. 刘冀瑗.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8(09)
硕士论文
[1]试论民族精神培育体系的重新建构[D]. 李万波.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14511
【文章来源】: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科学内涵
(一) 民族精神
(二) 时代精神
(三)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价值功能
(四)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思想
(一) 毛泽东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思想
(二) 邓小平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思想
(三) 江泽民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思想
(四) 胡锦涛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思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一)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关系
(二)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的支撑因素
(三)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
四、割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错误倾向及危害性
(一)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割裂
(二)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割裂的危害性
五、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和谐培育的原则
(一)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融合的原则
(二) 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原则
(三) 弘扬与培育相配合的原则
(四) 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J]. 王珺. 求实. 2010(S1)
[2]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J]. 张万余,杜玉明. 思想教育研究. 2009(11)
[3]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关系辨析[J]. 孙文营.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4]新时期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J]. 黄明蕾.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04)
[5]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述评[J]. 白莹. 网络财富. 2009(14)
[6]从传统到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想评析[J]. 任晓兰. 贵州社会科学. 2009(04)
[7]先进文化建设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构建[J]. 郭红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8]试论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 龙翠英. 法制与社会. 2008(35)
[9]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重塑[J]. 庄锡福.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8(05)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结构与功能[J]. 刘冀瑗.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8(09)
硕士论文
[1]试论民族精神培育体系的重新建构[D]. 李万波.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14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21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