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城市建设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8 14:17
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深入的大背境下,以城市为载体的信用体系建设在全国开始实践和探索,创建信用城市也成为各地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在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信用城市建设中面临的边界模糊、法律依据不足、组织协调不畅和市场僵化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强化组织体系、优化制度体系、完善监测体系、创新产品体系、激活要素体系及夯实青年信用体系的信用城市建设路径。
【文章来源】:征信. 2020,38(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社会信用体系
(二)信用城市建设
(三)信用城市监测理论研究
二、当前信用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关于信用城市建设的边界问题
(二)关于信用城市建设的法律依据问题
(三)关于信用城市建设的协同问题
(四)关于信用城市建设的市场问题
三、信用城市建设的路径研究
(一)推进信用城市的组织体系建设,突出党对信用工作的领导
1. 突出一体化格局,强化组织体系建设
2. 突出党对信用城市建设工作的领导,强化诚信体系建设
(二)推动信用城市的制度体系建设,突出完善联合奖惩机制措施
1. 拓展信用联合奖惩的宽度
2. 提高信用联合奖惩的精度
3. 挖掘信用联合奖惩的深度
4. 激发信用联合奖惩的广度
(三)推行信用城市的监测体系建设,突出引领信用发展
1. 当前信用城市监测评价的现状
2. 构建区域一体化的信用城市建设监测体系,彰显城市信用建设特色
(四)推广信用城市的产品体系建设,突出政府驱动
1. 进一步加强政府在依法行政中对于信用产品(结果)的使用
2. 进一步激发市场对于信用产品(结果)的需求
(五)推动信用城市的要素体系建设,突出政产学研联动
1. 创新模式,搭建社会化的信用数据融合平台
2. 创新技术,确保信用信息的安全性
3. 创新管理,提升信用服务的价值
(六)推进信用城市的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突出基础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信用服务体系未来:“五大类”构想与展望[J]. 吴晶妹. 征信. 2019(08)
[2]公共信用立法的合宪性考察与调整[J]. 沈毅龙. 行政法学研究. 2019(01)
[3]全面建设信用广州的实践逻辑与路径选择[J]. 秦攀博. 探求. 2018(05)
[4]推进苏州特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建全国信用示范城市[J]. 张军.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7(11)
[5]论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完善[J]. 宋慧宇,刘铭.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8)
[6]信用中介服务业发展的中外比较研究[J]. 张宏. 职业时空. 2013(06)
[7]郑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审视与政策建议[J]. 何水. 征信. 2013(02)
[8]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的传承脉络与创新[J]. 林钧跃. 征信. 2012(01)
[9]略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J]. 徐秀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10]区域城市信用体系建设探索[J]. 郝宏展. 管理观察. 2008(23)
本文编号:3218635
【文章来源】:征信. 2020,38(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社会信用体系
(二)信用城市建设
(三)信用城市监测理论研究
二、当前信用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关于信用城市建设的边界问题
(二)关于信用城市建设的法律依据问题
(三)关于信用城市建设的协同问题
(四)关于信用城市建设的市场问题
三、信用城市建设的路径研究
(一)推进信用城市的组织体系建设,突出党对信用工作的领导
1. 突出一体化格局,强化组织体系建设
2. 突出党对信用城市建设工作的领导,强化诚信体系建设
(二)推动信用城市的制度体系建设,突出完善联合奖惩机制措施
1. 拓展信用联合奖惩的宽度
2. 提高信用联合奖惩的精度
3. 挖掘信用联合奖惩的深度
4. 激发信用联合奖惩的广度
(三)推行信用城市的监测体系建设,突出引领信用发展
1. 当前信用城市监测评价的现状
2. 构建区域一体化的信用城市建设监测体系,彰显城市信用建设特色
(四)推广信用城市的产品体系建设,突出政府驱动
1. 进一步加强政府在依法行政中对于信用产品(结果)的使用
2. 进一步激发市场对于信用产品(结果)的需求
(五)推动信用城市的要素体系建设,突出政产学研联动
1. 创新模式,搭建社会化的信用数据融合平台
2. 创新技术,确保信用信息的安全性
3. 创新管理,提升信用服务的价值
(六)推进信用城市的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突出基础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信用服务体系未来:“五大类”构想与展望[J]. 吴晶妹. 征信. 2019(08)
[2]公共信用立法的合宪性考察与调整[J]. 沈毅龙. 行政法学研究. 2019(01)
[3]全面建设信用广州的实践逻辑与路径选择[J]. 秦攀博. 探求. 2018(05)
[4]推进苏州特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建全国信用示范城市[J]. 张军.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7(11)
[5]论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完善[J]. 宋慧宇,刘铭.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8)
[6]信用中介服务业发展的中外比较研究[J]. 张宏. 职业时空. 2013(06)
[7]郑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审视与政策建议[J]. 何水. 征信. 2013(02)
[8]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的传承脉络与创新[J]. 林钧跃. 征信. 2012(01)
[9]略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J]. 徐秀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10]区域城市信用体系建设探索[J]. 郝宏展. 管理观察. 2008(23)
本文编号:3218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218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