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当代中国转型期信仰危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3 02:5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体制、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等发生巨大变化,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巨大的社会变革对原有信仰和价值体系产生冲击和影响,引起人们思想上的困惑和动摇,一部分人产生了信仰危机,出现了政治信仰淡漠、道德信仰滑坡、非科学信仰泛滥,甚至信仰缺失等现象。转型期中国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复杂,从政治角度看,由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陷入低谷、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失误与挫折,以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贪污腐败现象等,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信仰的执着与坚定;从经济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影响扩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在一定领域盛行;从文化角度看,转型期,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同时对信仰主体产生影响。另外,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存在着重应试教育、轻人文教育倾向,尤其存在轻视信仰教育或信仰教育方式不当等问题,使信仰主体的信仰意识淡薄、信仰观念不坚定,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原有信仰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易受影响,发生动摇或背离。转型期信仰危机产生原因的复杂...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信仰与信仰危机概说
    1.1 信仰释义
        1.1.1 信仰的含义
        1.1.2 信仰的形式
    1.2 信仰危机释义
        1.2.1 信仰危机的含义
        1.2.2 信仰危机发牛的一般原因
第二章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转型期信仰危机
    2.1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界定
    2.2 转型期信仰与信仰危机
        2.2.1 转型期信仰多元化趋势
        2.2.2 转型期信仰危机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 当代中国转型期信仰危机的原因
    3.1 信仰危机的政治原因
        3.1.1 社会主义事业的挫折与失误导致社会主义信仰危机
        3.1.2 腐败、特权的滋生与泛滥致使社会主义信仰动摇
    3.2 信仰危机的经济原因
        3.2.1 市场经济负面效应扩大化引发拜金主义
        3.2.2 贫富差距拉大动摇对社会主义信仰的坚持
    3.3 信仰危机的文化原因
        3.3.1 多元文化冲击使信仰陷入迷惘和混乱
        3.3.2 教育弊端影响科学信仰的树立
第四章 应对信仰危机的思考与建议
    4.1 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是克服信仰危机的物质基础
        4.1.1 大力发展经济,调节贫富差距
        4.1.2 扩大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
    4.2 健全民主法制是克服信仰危机的制度保障
        4.2.1 加强民主,完善利益表达机制
        4.2.2 健全法制,加强监督约束机制
    4.3 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克服信仰危机的文化保障
        4.3.1 拓宽宣传渠道,转变教育理念
        4.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树立科学信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辨证思考[J]. 刘朝晖,咸继平.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3(03)
[2]道德信仰研究综述[J]. 黄明理.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6)
[3]“信仰危机”与信仰的升华[J]. 李德顺.  河北学刊. 2002(05)
[4]论信仰教育[J]. 李太平.  教育评论. 2001(01)
[5]“人生价值与理想信念”(笔谈四篇)——人生与信仰[J]. 李德顺.  湖湘论坛. 2001(01)



本文编号:32811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2811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f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