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个领域和三重机制
发布时间:2021-08-24 07:46
通过梳理家风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典型分析,发现:如何实现公共领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私人领域的家风之间的有效衔接,是家风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使私人领域的家庭资源转化为公共领域的大众资源;二是使封闭状态的地方资源转化为开放状态的公共资源;三是使瑕瑜互见的历史资源转化为引领潮流的时代资源。将家风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建立传播家风的转化机制,破除逐利思维的阻碍;建立促进家风的转化机制,破除丛林思维的阻碍;建立认同家风的转化机制,破除灌输思维的阻碍。
【文章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1(04)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还是转化的问题
二、家风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解决的问题: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有效衔接
三、家风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机制
1.国家层面:建立传播家风的转化机制,破除逐利思维的阻碍
2.社会层面:建立促进家风的转化机制,破除丛林思维的阻碍
3.个人层面:建立认同家风的转化机制,破除灌输思维的阻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优秀家风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 牛绍娜,陈延斌.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2]弘扬无锡优秀传统家风家训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 无锡市社科联课题组. 江南论坛. 2016(08)
[3]传承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J]. 张琳,陈延斌. 探索. 2016(01)
[4]家训家风: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根基与有效载体[J]. 刘先春,柳宝军. 思想教育研究. 2016(01)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试验场:家风家教[J]. 张红. 道德与文明. 2015(02)
[6]家风正则民风淳——浙江省依托家训家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吕铁鹰,孙保胜,陈莹.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4(12)
[7]认同、共识及其相互转化——关于社会价值观念与国民结合的哲学思考[J]. 陈新汉. 江西社会科学. 2014(07)
[8]“未来10年10大挑战”调查报告[J]. 高源,马静. 人民论坛. 2009(24)
本文编号:3359589
【文章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1(04)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还是转化的问题
二、家风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解决的问题: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有效衔接
三、家风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机制
1.国家层面:建立传播家风的转化机制,破除逐利思维的阻碍
2.社会层面:建立促进家风的转化机制,破除丛林思维的阻碍
3.个人层面:建立认同家风的转化机制,破除灌输思维的阻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优秀家风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 牛绍娜,陈延斌.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2]弘扬无锡优秀传统家风家训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 无锡市社科联课题组. 江南论坛. 2016(08)
[3]传承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J]. 张琳,陈延斌. 探索. 2016(01)
[4]家训家风: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根基与有效载体[J]. 刘先春,柳宝军. 思想教育研究. 2016(01)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试验场:家风家教[J]. 张红. 道德与文明. 2015(02)
[6]家风正则民风淳——浙江省依托家训家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吕铁鹰,孙保胜,陈莹.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4(12)
[7]认同、共识及其相互转化——关于社会价值观念与国民结合的哲学思考[J]. 陈新汉. 江西社会科学. 2014(07)
[8]“未来10年10大挑战”调查报告[J]. 高源,马静. 人民论坛. 2009(24)
本文编号:3359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359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