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的研究方法论探索
发布时间:2021-09-17 04:59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已形成基本的阶段性研究特征,但学术界对于一些基本问题仍存在诸多质疑与分歧,尚未形成主体论自身的研究方法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的研究理念、研究主体、研究思路进行"全景式扫描",可明确研究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方法论意义的世界观"为指导,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在本体论、价值论与认识论研究的基本思路,从而形成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自身研究的基本范式。
【文章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概观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1. 萌芽阶段:1994—2005年。
2. 探索阶段:2005—2010年。
3. 走向成熟的阶段:2010年至今。
(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存在的质疑与分歧。
1. 主体论研究中基本概念应用的问题。
2. 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主体的界定问题。
3. 主体间性究竟是一种理念,还是一个严整的理论体系?
4. 主体论视域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的问题审思
(一)研究理念存在的问题。
1. 工具化导向的研究理念。
2. 泛政治化倾向的研究理念。
(二)研究主体存在的问题。
1. 研究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把握不够。
2. 研究者缺乏对个人身份的全面认识。
(三)研究思维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系统性研究思维对研究思路的宏观把控。
2. 哲学研究思维缺位使得研究成果分散、知识增量困难。
三、研究方法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的路径探索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1.“本体论”研究的基本思路。
2.“价值论”研究的基本思路。
3.“认识论”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问题研究的几点展望。
1. 形成科学化的主体论研究范式,为知识生产提供严整的研究思路。
2. 厚植主体论研究的理论根基,完善主体论整体性研究。
3. 弥合理论与实践的“独白”空间,在“复数”的社会空间中进行主体论研究。
本文编号:3398015
【文章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概观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1. 萌芽阶段:1994—2005年。
2. 探索阶段:2005—2010年。
3. 走向成熟的阶段:2010年至今。
(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存在的质疑与分歧。
1. 主体论研究中基本概念应用的问题。
2. 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主体的界定问题。
3. 主体间性究竟是一种理念,还是一个严整的理论体系?
4. 主体论视域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的问题审思
(一)研究理念存在的问题。
1. 工具化导向的研究理念。
2. 泛政治化倾向的研究理念。
(二)研究主体存在的问题。
1. 研究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把握不够。
2. 研究者缺乏对个人身份的全面认识。
(三)研究思维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系统性研究思维对研究思路的宏观把控。
2. 哲学研究思维缺位使得研究成果分散、知识增量困难。
三、研究方法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的路径探索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1.“本体论”研究的基本思路。
2.“价值论”研究的基本思路。
3.“认识论”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问题研究的几点展望。
1. 形成科学化的主体论研究范式,为知识生产提供严整的研究思路。
2. 厚植主体论研究的理论根基,完善主体论整体性研究。
3. 弥合理论与实践的“独白”空间,在“复数”的社会空间中进行主体论研究。
本文编号:3398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398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