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民营企业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7 19:06
  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肩负着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是我党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的和谐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服务的宗旨,引导广大职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现自身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民工群体出现更迭,新生代农民工开始进入社会,成为了社会、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民营企业也已经成为接纳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场所。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新的教育对象,如何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了摆在社会、政府以及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民营企业及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特点,深入剖析其消极思想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民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提出民营企业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在理论上,为解决农民工群体的思想问题和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问题提供借鉴;在实践上,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体、环境等方面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为改善和加强民营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主要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是维护国家稳定和党的执政安全的需要
        1.5.2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的需要
        1.5.3 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1.5.4 为解决我国的农民工问题,进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参考
第2章 民营企业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
    2.1 民营企业的概念
    2.2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
    2.3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2.3.1 两代农民工的总体差异
        2.3.2 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特点
    2.4 民营企业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营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现状及成因分析
    3.1 民营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现状
        3.1.1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中的积极方面
        3.1.2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中的消极方面
    3.2 新生代农民工消极思想出现的原因
        3.2.1 城乡二元结构是新生代农民工思想问题的体制根源
        3.2.2 城市的歧视态度与边缘人的社会地位影响思想认知
        3.2.3 潜在的心理问题影响思想道德的发展
        3.2.4 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造成思想道德认识的缺失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民营企业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4.1 教育内容缺乏时效性
    4.2 缺乏专门的教育队伍,对思政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4.3 缺乏长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4.4 缺乏社会环境和企业人文环境的支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民营企业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索
    5.1 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
        5.1.1 传统文化教育
        5.1.2 理想信念教育
        5.1.3 心理健康教育
        5.1.4 职业教育
        5.1.5 闲暇生活和法制观念教育
    5.2 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明确教育主体
        5.2.1 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5.2.2 加强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
        5.2.3 注重民营企业工会建设,发挥工会的思政教育作用
    5.3 建立长效的教育机制,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5.3.1 激励机制
        5.3.2 监测评估机制
        5.3.3 保障机制
    5.4 构建民营企业文化,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5.4.1 在企业管理中构建企业文化
        5.4.2 在生产经营中构建企业文化
    5.5 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生存环境,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思想健康发展
        5.5.1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身份和待遇歧视
        5.5.2 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实现对新生代农民工各方面权益的保护
        5.5.3 发挥社区作用,使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区、融入城市
        5.5.4 发挥大众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优化新生代农民工成长的舆论氛围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初探[J]. 蔡志刚.  理论探索. 2010(02)
[2]农民工问题的伦理困境[J]. 王健崭,张锐.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3]社会转型期农民工思想道德状况及建设[J]. 丁成际.  唯实. 2010(01)
[4]两代农民工之比较[J]. 王国信.  中国劳动保障. 2008(07)
[5]青年农民工的代际冲突探讨[J]. 谢建社.  青年探索. 2007(04)
[6]建构农民工工会: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选择[J]. 张志刚,刘静冉.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3)
[7]青年农民工社会心理分析与素质提升[J]. 张向东.  中国市场. 2006(31)
[8]“新生代民工”的心理和思想政治工作[J]. 连丽霞.  中国农学通报. 2006(02)
[9]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探析[J]. 邓恩远.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4(06)
[10]“新生代”,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以湖南省青玄村为例[J]. 赵芳.  社会学研究. 2003(06)

硕士论文
[1]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考察及道德教育探索[D]. 胡银华.湖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22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422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6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