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视野下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12:17
本文关键词:美丽中国视野下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既反映了全国人民追求优质生活和宜居环境的美好愿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绿色崛起和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一项长期而又光荣的伟大事业。公民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体,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美丽中国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实施和实现。消费观作为公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综合体现,影响着公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进而关乎着生活美、生命美和生态美。因此,正确地处理消费与人的关系、消费与生态的关系、消费与经济的关系、消费与社会的关系,有着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消费正义观作为生态文明时期应运而生的新型消费观,是以正义为价值准则,在对既有消费观的合理性、合宜性、合道性和合美性进行了全面、系统、分层的审视之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益于自然、益于人性、益于他人和益于社会的本真、绿色、文明、可持续的消费观。本文通过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研究,意在引导公民把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运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消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由自觉地践行一种回归自然、回归自我、回归群体、回归社会的消费正义观,进而增进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顺利进行。 全文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关于美丽中国视野下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依据,是全文的基础。首先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的消费正义思想,并系统地阐述了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直接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消费正义思想;其次是从消费正义观培育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关系考察中得出了现实依据: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是培养美丽公民、解决生态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第二部分内容包括当前我国公民非正义消费观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及道德审视,是全文的核心。公民的非正义消费观包括过度的超前消费观、奢侈的符号消费观、畸形的面子消费观和愚昧的陋习消费观。公民非正义消费观的成因有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诱导、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侵蚀、社会消费观念教育的缺失和公民不良消费心理的驱使。第三部分提出了美丽中国视野下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是本文的重点,包括明确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目标、完善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内容、建构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网络、创新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方法。
【关键词】:美丽中国 公民 消费正义观 培育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6.1;D6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导论12-23
- (一) 研究缘起和意义12-14
- 1. 研究缘起12-13
- 2. 研究的理论意义13
- 3. 研究的现实意义13-14
- (二)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14-18
- 1.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17-18
-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方法18-19
- 1. 研究的基本思路18
- 2. 研究的主要方法18-19
- (四) 相关概念解读19-23
- 1. 消费与消费观19-20
- 2. 正义与消费正义20-21
- 3. 美丽中国与消费正义观21-23
- 一、美丽中国视野下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依据23-38
- (一) 美丽中国视野下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理论依据23-33
- 1. 理论继承:中国传统的消费正义思想23-26
- 2. 理论借鉴:西方现代的消费正义思想26-29
- 3.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消费正义思想29-33
- (二) 美丽中国视野下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现实依据33-38
- 1. 提升公民消费道德素养,培养美丽公民的战略诉求33-34
- 2. 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解决生态问题的时代抉择34-35
- 3. 完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35-36
- 4.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36-38
- 二、公民非正义消费观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与道德审视38-50
- (一) 公民非正义消费观的表现形式38-43
- 1. 过度的超前消费观38-39
- 2. 奢侈的符号消费观39-40
- 3. 畸形的面子消费观40-41
- 4. 愚昧的陋习消费观41-43
- (二) 公民非正义消费观的形成原因43-46
- 1. 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诱导43-44
- 2. 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渗透44
- 3. 社会消费观念教育的薄弱44-45
- 4. 公民不良消费心理的驱使45-46
- (三) 公民非正义消费观的道德审视46-50
- 1. 脱离了个体的真实需要,导致了个体正义的迷失46-47
- 2. 侵犯了自然的发展权益,泯灭了生态正义的价值47-48
- 3. 扩大了人人的消费差距,阻碍了人际正义的实现48-49
- 4. 曲解了社会的和谐理念,违背了社会正义的原则49-50
- 三、美丽中国视野下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路径50-64
- (一) 明确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目标50-53
- 1. 培育公民科学的消费理念50-51
- 2. 引导公民合理的消费需求51-52
- 3. 培养公民健康的消费方式52
- 4. 提升公民正义的消费能力52-53
- (二) 完善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内容53-56
- 1. 基于个体正义的本真消费观53-54
- 2. 基于生态正义的绿色消费观54-55
- 3. 基于人际正义的可持续消费观55
- 4. 基于社会正义的文明消费观55-56
- (三) 构建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网络56-59
- 1. 以家庭消费正义观培育为基础57
- 2. 以学校消费正义观培育为主导57-58
- 3. 以社会消费正义观培育为依托58-59
- 4. 以自我消费正义观培育为重点59
- (四) 创新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方法59-64
- 1. 生态体验法60-61
- 2. 制度约束法61
- 3. 立美育人法61-62
- 4. 舆论引导法62-64
- 参考文献64-6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9-70
- 致谢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东刚;消费需求变动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晏辉;;消费的合理性与合理消费[J];长白学刊;2007年05期
3 郑永奎;消费正义与人的存在和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4期
4 李兰芬;消费的困惑与困惑的消费[J];道德与文明;2001年05期
5 赵玲;消费合宜性的伦理意蕴[J];道德与文明;2004年01期
6 周中之;;消费的自由与消费的社会责任[J];道德与文明;2007年02期
7 李金蓉;过度消费的伦理文化缺憾[J];道德与文明;1997年03期
8 庞世伟;周莉;;消费观变革与生态文明——兼论当代审美型生态消费观的构建[J];大连干部学刊;2011年05期
9 廖福霖;;关于生态文明及其消费观的几个问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佘正荣;;生命之网与生态正义[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齐亚红;消费正义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美丽中国视野下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7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57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