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宗教道德教育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13:02
本文关键词:奥古斯丁宗教道德教育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道德教育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话题,在思想与文化快速更新的今天,道德信念的塑造需要强有力的方法论的支撑。自觉地道德行为经历了由外而内的心理认可,以及由内而外的行为表现,这就表明我们需要建立稳固的道德信念,只有这样,它才能抵御外界不断变换的文化思潮,坚守自身对道德的信仰,同时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共道德秩序。目前我们的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道德教育方法过于单一,脱离社会生活与实践,缺乏道德信仰与道德情感的培养等,这致使道德教育成为一种纯粹的理论知识教育,背离了道德教育的社会性与实践性,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就在于改变现有的道德教育方式,虽然中西方的思想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在这个问题上,两者都面临同样的课题,即运用何种方法使道德教育更富成效。 本文共包含四部分的内容。首先,提出问题,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论述了奥古斯丁宗教道德教育方法产生的背景及理论前提,认为原罪说和自由意志说构成了其道德教育方法的理论前提。再次,对奥古斯丁的道德教育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主要包括信仰教育法、礼仪教育法、心理教育法及禁欲教育法,并与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方法进行对比,认为我们的道德教育方法侧重于说理性与知识性教育,缺乏情感性与实践性教育,而奥古斯丁的道德教育方法则注重从个体的信仰、情感以及生活方式出发,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这让我们认识到道德应回归生活,我们应在实践中建立道德情感与信仰。第四,提出我国的道德教育应借鉴信仰教育、礼仪教育、情感教育等有益的道德教育方法,分析了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在我国的具体开展形式,认为学校、家庭、社会都应参与到道德教育中来,丰富我们的道德教育实践方式,使我们的道德教育能够真正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关键词】:奥古斯丁 宗教 道德 道德教育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8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第1章 绪论7-11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7-8
- 1.1.1 问题的提出7-8
- 1.1.2 选题意义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9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9-11
- 第2章 奥古斯丁宗教道德教育方法的理论前提11-19
- 2.1 奥古斯丁宗教道德教育方法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11-14
- 2.2 奥古斯丁宗教道德教育方法的理论前提14-19
- 2.2.1 奥古斯丁宗教道德教育方法的必要性——原罪说14-15
- 2.2.2 奥古斯丁宗教道德教育方法的可能性——自由意志说15-19
- 第3章 奥古斯丁宗教道德教育的方法19-41
- 3.1 信仰教育法19-22
- 3.2 礼仪教育法22-28
- 3.2.1 讲道22-24
- 3.2.2 唱诗24-25
- 3.2.3 忏悔25-27
- 3.2.4 祈祷27-28
- 3.3 禁欲教育法28-32
- 3.3.1 提倡禁欲的生活方式28-30
- 3.3.2 重视灵魂的修养30-32
- 3.4 心理教育法32-35
- 3.5 奥古斯丁宗教道德教育方法的特征35-41
- 3.5.1 注重道德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5-38
- 3.5.2 注重心理情感教育38-41
- 第4章 奥古斯丁宗教道德教育方法的意义41-55
- 4.1 理论意义41-44
- 4.1.1 奥古斯丁宗教道德教育方法的理论贡献41
- 4.1.2 奥古斯丁宗教道德教育方法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41-43
- 4.1.3 奥古斯丁宗教道德教育方法的局限性43-44
- 4.2 对当前我国道德教育方法的借鉴意义44-55
- 4.2.1 开展道德礼仪教育44-46
- 4.2.2 重视道德信仰教育46-48
- 4.2.3 关注个体心理教育48-52
- 4.2.4 采用引导式道德教育方法52-55
- 结论55-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才乐;周重浪;;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桑青松;陈文涛;;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及其发展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年03期
3 祖嘉合;从道德教育的特点看道德教育方法的改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周世慧;黄斌;;论现代西方道德教育中宗教的作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5 鱼雅妹;阮玲玲;;论宗教道德教化功能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年01期
6 王艾明;;论信仰本体启示和大公传承中的“上帝的眷顾”信理[J];金陵神学志;1999年04期
7 汪维藩;;基督教伦理与当代精神重建[J];金陵神学志;2008年01期
8 梅萍;;国外公民道德认同的方式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08年02期
9 陈忠;;基督教伦理道德面面观[J];金陵神学志;2003年01期
10 马新龙;;奥古斯丁研究现状述评[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07期
本文关键词:奥古斯丁宗教道德教育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5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65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