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社会公德意识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09 12:08
利用CGSS2015数据,从文明礼貌、保持公共环境卫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和敬老爱幼五个方面分析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公德意识。总体来看,我国青年社会公德意识水平整体较高。其中女性青年的社会公德意识普遍高于男性,教育程度越高的青年社会公德意识越强,党员的社会公德意识高于非党员。中西部地区青年的社会公德意识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本文最后提出加强学校教育对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重视家庭公德意识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加强自我教育等建议。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资料来源
二、青年社会公德意识整体状况
(一)文明礼貌
(二)保持公共环境卫生
(三)遵纪守法
(四)诚实守信
(五)敬老爱幼
三、不同因素对青年社会公德意识的差异性分析
(一)性别
(二)学历
(三)政治面貌
(四)区域
四、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学校教育对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
(二)重视家庭公德意识教育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公德建设的路径选择研究[J]. 黄建跃. 伦理学研究. 2015(06)
[2]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探究[J]. 梁爱蕴.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32)
[3]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德观念及其教育观[J]. 席彩云.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04)
[4]我国中学生社会公德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 魏泽. 思想理论教育. 2009(20)
[5]社会公德建设三题[J]. 王伟. 求是. 2006(05)
[6]论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J]. 徐海祥. 教育探索. 2005(07)
本文编号:3672529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资料来源
二、青年社会公德意识整体状况
(一)文明礼貌
(二)保持公共环境卫生
(三)遵纪守法
(四)诚实守信
(五)敬老爱幼
三、不同因素对青年社会公德意识的差异性分析
(一)性别
(二)学历
(三)政治面貌
(四)区域
四、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学校教育对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
(二)重视家庭公德意识教育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公德建设的路径选择研究[J]. 黄建跃. 伦理学研究. 2015(06)
[2]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探究[J]. 梁爱蕴.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32)
[3]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德观念及其教育观[J]. 席彩云.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04)
[4]我国中学生社会公德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 魏泽. 思想理论教育. 2009(20)
[5]社会公德建设三题[J]. 王伟. 求是. 2006(05)
[6]论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J]. 徐海祥. 教育探索. 2005(07)
本文编号:3672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672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