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地区青少年宗教信仰中的引领作用 ——以甘南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2-08-09 19:26
在悠久的历史中,宗教是一种复杂的历史文化形态,它的社会功能具有双重性的特征。宗教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价值观三者之间的联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宗教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产生发展、文化根基、社会功能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民族地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践行,需要情感认同的引导,行为认同的驱动以及文化认同的激励,宗教价值观中诚信友善、公平正义、爱国爱教等积极因素,对信教青少年的言行举止起着规范和约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青少年追求良好德行的动力;同时宗教信仰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自身的精神需要,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虽然民族地区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多元价值观念、经济教育等相对落后以及宗教思想的长期影响等,对青少年思想易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些青少年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形成,影响了民族地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因此,在民族地区,要构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整体氛围,首先,应注重理论教育与青少年现实发展诉求的紧密结合,对青少年加强人文关怀;其次,学校家庭社会应内外协同创新,坚守信仰阵地,强化教育引导,加强校园文化...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依据研究
2.1 马克思主义宗教价值观相关理论
2.1.1 宗教具有双重性
2.1.2 宗教具有变化性
2.1.3 宗教具有辩护性
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价值观
2.2.1 宗教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某些契合点
2.2.2 宗教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区别
第三章 民族地区青少年宗教信仰与价值观现状分析
3.1 青少年宗教信仰现状
3.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概况
3.1.2 青少年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
3.2 甘南地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3.2.1 关于生命价值观
3.2.2 关于道德价值观
3.2.3 关于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3.3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
3.3.1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认知
3.3.2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3.4 小结
3.4.1 宗教信仰与核心价值观
3.4.2 宗教信仰影响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践行
3.4.3 宗教信仰与社会和谐发展
第四章 民族地区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次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青少年践行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
4.1.1 多元价值观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一定冲击
4.1.2 民族文化心理对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普及有一定影响
4.1.3 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引导存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相脱节的现象
4.2 民族地区青少年践行核心价值观面临挑战的成因
4.2.1 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碰撞与冲击
4.2.2 经济、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影响
4.2.3 宗教价值观的长期浸染影响较深
4.2.4 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引导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民族地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涵育
5.1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育
5.1.1 情感认同的引导
5.1.2 行为认同的驱动
5.1.3 文化认同的激励
5.1.4 民族复兴梦与个人发展梦的合一
5.2 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5.2.1 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坚守——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价值实现的统一
5.2.2 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实践——道德与文化的自觉
5.2.3 个人层面的价值观要求——情感与价值的内化
5.3 发挥宗教信仰中有利于核心价值观涵育的积极方面
5.3.1 道德的善
5.3.2 和谐思想
5.3.3 爱国与爱教的合一
5.3.4 宗教和睦、民族团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第六章 民族地区青少年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6.1 构建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整体氛围
6.1.1 深化理论研究,强化舆论宣传
6.1.2 关注现实利益,推进精准扶贫走向深入
6.1.3 营造科学育人的家风家教氛围
6.2 加强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效果
6.2.1 坚守信仰阵地,升华核心价值观教育
6.2.2 提高教育者素质,丰富教育形式
6.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6.3 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6.3.1 发挥宗教中与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方面
6.3.2 加强领导,优化宗教工作机制
6.4 加强青少年的人文关怀,注重实现人生价值的超越性引导
6.4.1 应加强民族地区青少年的人文关怀
6.4.2 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一:问卷
附录二:访谈提纲
本文编号:3673146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依据研究
2.1 马克思主义宗教价值观相关理论
2.1.1 宗教具有双重性
2.1.2 宗教具有变化性
2.1.3 宗教具有辩护性
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价值观
2.2.1 宗教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某些契合点
2.2.2 宗教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区别
第三章 民族地区青少年宗教信仰与价值观现状分析
3.1 青少年宗教信仰现状
3.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概况
3.1.2 青少年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
3.2 甘南地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3.2.1 关于生命价值观
3.2.2 关于道德价值观
3.2.3 关于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3.3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
3.3.1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认知
3.3.2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3.4 小结
3.4.1 宗教信仰与核心价值观
3.4.2 宗教信仰影响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践行
3.4.3 宗教信仰与社会和谐发展
第四章 民族地区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次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青少年践行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
4.1.1 多元价值观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一定冲击
4.1.2 民族文化心理对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普及有一定影响
4.1.3 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引导存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相脱节的现象
4.2 民族地区青少年践行核心价值观面临挑战的成因
4.2.1 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碰撞与冲击
4.2.2 经济、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影响
4.2.3 宗教价值观的长期浸染影响较深
4.2.4 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引导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民族地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涵育
5.1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育
5.1.1 情感认同的引导
5.1.2 行为认同的驱动
5.1.3 文化认同的激励
5.1.4 民族复兴梦与个人发展梦的合一
5.2 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5.2.1 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坚守——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价值实现的统一
5.2.2 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实践——道德与文化的自觉
5.2.3 个人层面的价值观要求——情感与价值的内化
5.3 发挥宗教信仰中有利于核心价值观涵育的积极方面
5.3.1 道德的善
5.3.2 和谐思想
5.3.3 爱国与爱教的合一
5.3.4 宗教和睦、民族团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第六章 民族地区青少年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6.1 构建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整体氛围
6.1.1 深化理论研究,强化舆论宣传
6.1.2 关注现实利益,推进精准扶贫走向深入
6.1.3 营造科学育人的家风家教氛围
6.2 加强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效果
6.2.1 坚守信仰阵地,升华核心价值观教育
6.2.2 提高教育者素质,丰富教育形式
6.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6.3 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6.3.1 发挥宗教中与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方面
6.3.2 加强领导,优化宗教工作机制
6.4 加强青少年的人文关怀,注重实现人生价值的超越性引导
6.4.1 应加强民族地区青少年的人文关怀
6.4.2 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一:问卷
附录二:访谈提纲
本文编号:3673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673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