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

发布时间:2022-09-30 21:48
  本论文把公民教育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中进行考察分析,并对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公民教育提出对策建议。注重考察和谐社会、公民教育的内涵、特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考察研究公民教育的意义、原则、目的、机制、方式,利用和谐社会的理论对公民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考察分析,从政治角度分析了促进公民教育的措施,重点探讨了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落脚点和公民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公民。 本文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列宁的和谐社会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升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在公民概念上,本文认为不同研究领域对公民概念有不同的理解,认为应该把公民概念与国家概念联系在一起来认识,公民概念的本质应该是公民身份。在公民教育问题上,公民教育应该是国家为了培养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公民而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教育。从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提... 

【文章页数】:21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问题
    二、研究途径与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和谐社会、公民与公民教育:概念分析
    第一节 和谐社会:基本涵义与现实意义
    第二节 公民概念与公民理论
    第三节 公民教育:基本概念分析
第二章 公民教育的宏观考察:意义、原则与目的
    第一节 公民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 公民教育的原则
    第三节 公民教育的目的
第三章 公民教育的机制与方式
    第一节 公民教育的机制
    第二节 公民教育的方式
第四章 公民教育的内容:以和谐社会为导向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教育
    第二节 自然观念教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三节 社会观念教育:民族精神培育与社会公德教育
    第四节 人际观念教育:和谐友爱
第五章 公民教育与推进民主政治:双向动力源
    第一节 提高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第二节 推行民主政治,培养公民的公共参与意识
第六章 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公民教育的着力点
    第一节 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公民教育的关系
    第二节 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第三节 加强公民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684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684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3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