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理据与提升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0 03:1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的博弈更多表现为话语权之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意识形态的斗争和话语权的争夺也从传统领域延伸到网络空间。研究我国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理据与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涉及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效果等基本要素。其基本理据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米歇尔·福柯的话语权思想、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以及5W传播模式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论述,为提升我国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供了直接理论指南。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提升我国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两个巩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的必然选择,是应对网络空间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的关键举措。我国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成效初显、亮点纷繁,但在实践中也问题重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未能充分养成,话语内容未能...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概述
2.1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相关概念
2.1.1 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
2.1.2 话语权与意识形态话语权
2.1.3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2.2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要素
2.2.1 话语主体
2.2.2 话语内容
2.2.3 话语方式
2.2.4 话语效果
2.3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理据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
2.3.2 米歇尔·福柯的话语权思想
2.3.3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2.3.4 5W传播模式理论
第3章 提升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大意义
3.1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两个巩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3.1.1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根本要求
3.1.2 巩固共同思想基础的迫切需要
3.2 促进“最大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的必然选择
3.2.1 应对网络乱象的治本之策
3.2.2 提高用网治网水平的必要之举
3.3 应对网络空间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的关键举措
3.3.1 抵御西方社会思潮渗透的内在要求
3.3.2 回应西方话语霸权挤压的关键举措
第4章 我国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主要问题
4.1 话语主体未能充分养成
4.1.1 话语主体的责任缺位
4.1.2 话语主体的素养欠缺
4.2 话语内容未能充分创造
4.2.1 话语内容的枯燥
4.2.2 话语内容的转化不足
4.3 话语表达方式未能充分优化
4.3.1 话语表达的单一
4.3.2 话语表达效果不佳
4.4 话语效果未能充分监管
4.4.1 话语效果的监管不力
4.4.2 话语效果的评估不完善
4.5 话语主导权尚未充分把握
4.5.1 主流网络媒体意识形态主导力不强
4.5.2 网络自媒体意识形态安全事件频发
第5章 提升我国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路径
5.1 建设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队伍
5.1.1 提高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的综合素养
5.1.2 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的能力
5.1.3 培养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意见领袖
5.2 丰富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
5.2.1 立足时代与实践发展要求创新话语内容
5.2.2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话语内容
5.3 创新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
5.3.1 创新主流网络媒体话语
5.3.2 改进网络舆论宣传方式
5.4 强化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监管
5.4.1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5.4.2 健全和强化监管机制
5.5 更好掌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5.5.1 坚持和落实党管媒体等重要原则
5.5.2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5.5.3 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本文编号:3794779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概述
2.1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相关概念
2.1.1 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
2.1.2 话语权与意识形态话语权
2.1.3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2.2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要素
2.2.1 话语主体
2.2.2 话语内容
2.2.3 话语方式
2.2.4 话语效果
2.3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理据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
2.3.2 米歇尔·福柯的话语权思想
2.3.3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2.3.4 5W传播模式理论
第3章 提升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大意义
3.1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两个巩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3.1.1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根本要求
3.1.2 巩固共同思想基础的迫切需要
3.2 促进“最大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的必然选择
3.2.1 应对网络乱象的治本之策
3.2.2 提高用网治网水平的必要之举
3.3 应对网络空间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的关键举措
3.3.1 抵御西方社会思潮渗透的内在要求
3.3.2 回应西方话语霸权挤压的关键举措
第4章 我国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主要问题
4.1 话语主体未能充分养成
4.1.1 话语主体的责任缺位
4.1.2 话语主体的素养欠缺
4.2 话语内容未能充分创造
4.2.1 话语内容的枯燥
4.2.2 话语内容的转化不足
4.3 话语表达方式未能充分优化
4.3.1 话语表达的单一
4.3.2 话语表达效果不佳
4.4 话语效果未能充分监管
4.4.1 话语效果的监管不力
4.4.2 话语效果的评估不完善
4.5 话语主导权尚未充分把握
4.5.1 主流网络媒体意识形态主导力不强
4.5.2 网络自媒体意识形态安全事件频发
第5章 提升我国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路径
5.1 建设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队伍
5.1.1 提高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的综合素养
5.1.2 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的能力
5.1.3 培养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意见领袖
5.2 丰富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
5.2.1 立足时代与实践发展要求创新话语内容
5.2.2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话语内容
5.3 创新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
5.3.1 创新主流网络媒体话语
5.3.2 改进网络舆论宣传方式
5.4 强化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监管
5.4.1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5.4.2 健全和强化监管机制
5.5 更好掌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5.5.1 坚持和落实党管媒体等重要原则
5.5.2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5.5.3 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本文编号:3794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794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