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内在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3 13:50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在收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即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解决人与自然之间日渐紧张的矛盾关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成为了新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旨在强调人与自然处于一个唇齿相依、共生共存的生命共同体中,它是中国人为了破解发展困境、突破发展瓶颈而提出来的科学构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对于破解发展与保护难题,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运用文献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等研究方法,在梳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依据、内在意蕴、实践路径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以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以及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为理论依据,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基础而逐步确立起来的科学理念。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蕴含着和谐共生的辩证思维、统筹协调的系统思维、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居安思危的...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形成
    2.1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初步探索
    2.2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基本形成
    2.3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完善成熟
3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依据
    3.1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是理论指导
        3.1.1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3.1.2 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
        3.1.3 人与自然互为主客体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理论基础
        3.2.1 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战略选择
        3.2.2 将可持续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3.2.3 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
        3.2.4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
4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内在意蕴
    4.1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蕴含的科学思维方式
        4.1.1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和谐共生的辩证思维
        4.1.2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强调统筹协调的系统思维
        4.1.3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彰显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4.2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反映的正确认识导向
        4.2.1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要求合理认识自然价值
        4.2.2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力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4.2.3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力求重视公共卫生安全
    4.3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体现的多元目标追求
        4.3.1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旨在夯实民生福祉基石
        4.3.2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意在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4.3.3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以期共建地球美好家园
5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实践路径
    5.1 坚持绿色生产推动实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5.1.1 发展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产业
        5.1.2 利用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
        5.1.3 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
    5.2 强化生态保障推动实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5.2.1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5.2.2 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
        5.2.3 构建环保激励与约束机制
    5.3 发展生态文化推动实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5.3.1 凝聚生态文明价值共识
        5.3.2 加强生态科学理论研究
        5.3.3 加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5.4 建设生态社会推动实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5.4.1 创新生态文明宣教方式
        5.4.2 积极倡导正确消费观念
        5.4.3 示范推广绿色生活运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15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815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f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