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家庭德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2 01:25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们道德习得的第一场所,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重视家庭道德建设。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精神文明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然而近年来,社会道德风气却不尽人意,道德冷漠、信仰迷茫、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淡化等现象不断侵蚀着社会,家庭德育缺位,青少年道德状况不容乐观。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定性力量,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重视家庭德育发展,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重振社会风气的使命刻不容缓。本文在梳理、界定家庭德育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婚姻家庭观为理论依据,以中国特...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家庭德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家庭德育弱化导致社会不良风气上升
1.1.3 新时代家庭德育需要新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述评
1.5 研究方法
1.5.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5.2 跨学科研究法
1.5.3 案例分析法
1.6 创新点与不足
1.6.1 研究的创新点
1.6.2 研究的不足
2 家庭德育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德育的内涵
2.1.2 家庭德育的内涵
2.2 家庭德育的特征
2.2.1 时间上具有延续性
2.2.2 情感上具有感染性
2.2.3 方式上具有多样性
2.3 家庭德育的功能
3 新时代我国家庭德育发展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
3.1 理论渊源
3.1.1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理论
3.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1.3 马克思主义婚姻家庭理论
3.2 现实依据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社会背景
3.2.2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
3.2.3 社会快速发展下道德问题较为突出
4 新时代我国家庭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1 新时代我国家庭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家庭德育环境问题
4.1.2 家长自身问题
4.1.3 子女自身问题
4.1.4 特殊家庭的德育问题
4.2 新时期我国家庭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4.2.2 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人才”需求的压力
4.2.3 信息化时代网络媒体的不良影响
5 新时代我国家庭德育体系构建
5.1 家庭德育的原则
5.1.1 维系亲情,安定家庭
5.1.2 文明和谐,团结友爱
5.1.3 民主平等,互相尊重
5.2 家庭德育的目标
5.2.1 培养个人良好道德品质
5.2.2 提升社会责任感
5.2.3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3 家庭德育的内容
5.3.1 道德品质教育
5.3.2 婚恋与性道德教育
5.3.3 劳动教育
5.3.4 法律意识教育
5.3.5 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5.3.6 心理素质教育
5.4 家庭教养方法
5.4.1 言传与身教并重法
5.4.2 奖励与惩罚贯穿法
5.4.3 启发引导与沟通建议相融法
5.4.4 亲子互动和社会实践结合法
6 新时代完善我国家庭德育体系的措施
6.1 优化家庭环境,增强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6.1.1 家长提升道德修养,明确自身责任
6.1.2 发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6.1.3 培育良好家教、家风,促进家庭文化发展
6.1.4 创建平等、自由的家庭氛围
6.2 家、校、社会相互合作,丰富完善家庭德育途径
6.2.1 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相互协调配合
6.2.2 家庭德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6.2.3 运用“互联网+”创新家庭德育新模式
6.3 发挥女性在家庭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7.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21732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家庭德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家庭德育弱化导致社会不良风气上升
1.1.3 新时代家庭德育需要新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述评
1.5 研究方法
1.5.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5.2 跨学科研究法
1.5.3 案例分析法
1.6 创新点与不足
1.6.1 研究的创新点
1.6.2 研究的不足
2 家庭德育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德育的内涵
2.1.2 家庭德育的内涵
2.2 家庭德育的特征
2.2.1 时间上具有延续性
2.2.2 情感上具有感染性
2.2.3 方式上具有多样性
2.3 家庭德育的功能
3 新时代我国家庭德育发展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
3.1 理论渊源
3.1.1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理论
3.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1.3 马克思主义婚姻家庭理论
3.2 现实依据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社会背景
3.2.2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
3.2.3 社会快速发展下道德问题较为突出
4 新时代我国家庭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1 新时代我国家庭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家庭德育环境问题
4.1.2 家长自身问题
4.1.3 子女自身问题
4.1.4 特殊家庭的德育问题
4.2 新时期我国家庭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4.2.2 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人才”需求的压力
4.2.3 信息化时代网络媒体的不良影响
5 新时代我国家庭德育体系构建
5.1 家庭德育的原则
5.1.1 维系亲情,安定家庭
5.1.2 文明和谐,团结友爱
5.1.3 民主平等,互相尊重
5.2 家庭德育的目标
5.2.1 培养个人良好道德品质
5.2.2 提升社会责任感
5.2.3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3 家庭德育的内容
5.3.1 道德品质教育
5.3.2 婚恋与性道德教育
5.3.3 劳动教育
5.3.4 法律意识教育
5.3.5 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5.3.6 心理素质教育
5.4 家庭教养方法
5.4.1 言传与身教并重法
5.4.2 奖励与惩罚贯穿法
5.4.3 启发引导与沟通建议相融法
5.4.4 亲子互动和社会实践结合法
6 新时代完善我国家庭德育体系的措施
6.1 优化家庭环境,增强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6.1.1 家长提升道德修养,明确自身责任
6.1.2 发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6.1.3 培育良好家教、家风,促进家庭文化发展
6.1.4 创建平等、自由的家庭氛围
6.2 家、校、社会相互合作,丰富完善家庭德育途径
6.2.1 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相互协调配合
6.2.2 家庭德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6.2.3 运用“互联网+”创新家庭德育新模式
6.3 发挥女性在家庭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7.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21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82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