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红色历史记忆对公民国家认同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18 06:49
  红色历史记忆将过去的历史事实与当下的期待和需要联系起来,以其生成性、社会性和情感性的特点,通过记忆载体的刻写、重演,引导公民对共同的过去形成正确认知与情感共鸣,并理解共同的过去之于当下的现实价值与深远意义,从而促使公民获得连续性和同一性的感知,以实现其巩固国家认同的目的。本文以红色历史记忆理论为切入,结合公民国家认同面临的消解因素,着重探讨了红色历史记忆对公民国家认同的独特作用。论文主要围绕以下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本文从红色历史记忆与公民国家认同的契合性以及公民国家认同面临的现实危机出发确定选题,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理论以及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为提升公民国家认同寻求可行性路径。第二部分阐释红色历史记忆和公民国家认同的相关内涵。在红色历史记忆方面,从记忆的含义开始逐步引申出对历史记忆的概念解析,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红色历史记忆的内涵,提炼红色历史记忆的主要特征:生成性、社会性和情感性;在公民国家认同方面,厘清公民国家认同的内涵、特征及其面临的消解因素。第三部分根据以红色历史、政治制度、红色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红色历史记忆与形塑公民对国家的红色历史认同、政治认同与红色文化认同之间...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红色历史记忆与公民国家认同
    (一)红色历史记忆的基本理论
        1.记忆与历史记忆的含义
        2.红色历史记忆的内涵
        3.红色历史记忆的主要特征
    (二)公民国家认同概述
        1.公民国家认同的内涵
        2.公民国家认同面临的消解因素
二、红色历史记忆对公民国家认同的作用
    (一)红色历史记忆坚定公民的红色历史认同
        1.红色历史记忆确证历史定位,引导公民正确认知红色历史
        2.红色历史记忆促使公民自觉守护、弘扬红色历史
    (二)红色历史记忆强化公民的政治认同
        1.红色历史记忆向公民昭示国家权力的合法性
        2.红色历史记忆增强公民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心
    (三)红色历史记忆增强公民的红色文化认同
        1.红色历史记忆彰显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
        2.红色历史记忆培养公民的红色文化自信
三、红色历史记忆发挥公民国家认同作用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红色历史记忆,冲击国家认同内容
        1.解构正统红色历史记忆,削弱国家认同内容的权威性
        2.捏造虚假红色历史记忆,破坏国家认同内容的整体性
    (二)非主流文化排挤红色历史记忆,弱化国家认同地位
        1.挤占红色历史记忆的影响空间,造成国家认同的边缘化
        2.冲击红色历史记忆的价值引导效果,导致国家认同的分化
    (三)红色历史记忆的内外局限,影响国家认同的效果
        1.红色历史记忆的代际递减特性,动摇国家认同的稳定性
        2.红色历史记忆传承体系的不成熟,损害国家认同的积极性
四、提升红色历史记忆对公民国家认同作用的具体理路
    (一)红色历史记忆的系统化:以整体力量增进国家认同实效
        1.以国家为主体规范红色历史记忆,正确引导国家认同
        2.开展全社会的红色历史教育,培育全体公民的国家认同
        3.提升红色历史记忆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国家认同创造条件
    (二)红色历史记忆的书面化:以红色历史文本书写国家认同内容
        1.利用好红色历史记忆相关文本档案,保存国家认同内容的权威凭证
        2.将红色历史记忆相关内容编入教材,完成国家认同内容的体制化叙事
        3.搜集与著述红色历史记忆类书籍文献,扩充国家认同内容的学习文本
    (三)红色历史记忆的在场化:以符号象征塑造国家认同“时空”
        1.创造红色历史记忆的时间符号,周期性强化国家认同
        2.发掘红色历史记忆的空间象征,打造国家认同的“记忆之场”
        3.开展红色历史记忆的仪式展演,依托“习惯记忆”激发国家认同
    (四)红色历史记忆的传媒化:以媒体资源扩展国家认同平台
        1.生产展播优秀的红色历史记忆影像作品,为国家认同建立艺术化平台
        2.策划权威真实的红色历史记忆专题报道,为国家认同创设报道型平台
        3.利用网络新媒体承载红色历史记忆,为国家认同搭建互动式平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902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902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3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