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社会敬老美德教育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17-05-29 12:10
本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敬老美德教育策略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敬老美德教育从古至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此前人们推崇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风尚在逐渐被欺老弃老等视老年人为负担的现象所掩盖。人们心中的敬老美德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渐行渐远。因此,有必要全面认识人口老龄化社会对敬老美德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并找出人口老龄化社会敬老美德教育相应的策略。 本文对人口老龄化社会敬老美德教育的重要性、遇到的新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分析和总结了国内与国外敬老美德教育的研究现状。再次,对本文运用到的文献研究法、辩证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进行了介绍。最后,界定了在本文出现的人口老龄化、敬老美德、敬老美德教育及其对象等相关概念。 第二部分:人口老龄化社会敬老美德教育的重要性。一是在人口老龄化社会进行敬老美德教育有助于培养个体的感恩意识和关怀意识,进而提高个体的道德素养。二是在人口老龄化社会进行敬老美德教育有助于维系家庭亲情和调适代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庭关系和睦。三是在人口老龄化社会进行敬老美德教育有助于培育敬老社会风尚和弘扬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部分:人口老龄化社会对敬老美德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一是敬老美德教育的观念需要转变。老龄化社会中的社会竞争、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以及代际关系的颠覆导致敬老美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目标不明确和教育内涵模糊。二是敬老美德教育的内容需要完善。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导致我国敬老美德问题呈现特殊性,缺少继承性、人文性和引导性的敬老美德教育内容也不足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中出现的敬老尊老问题。三是敬老美德教育的途径需要改善。人口老龄化社会中老龄问题不断增多,累进性的老龄化社会以及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现阶段的敬老美德教育途径显现出缺少多样化、持续性及创新性。 第四部分:人口老龄化社会敬老美德教育的策略。一是转变敬老美德教育的观念。从强化敬老美德教育意识、明确敬老美德教育目标和正确认识敬老美德教育内涵三个方面转变观念。二是完善敬老美德教育的内容。以加强传统孝道教育、重视感恩与生命教育、开展老年价值观教育这三个方面内容为着眼点。三是改善敬老美德教育的途径。根据敬老美德教育对象的不同,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校教育、榜样示范为主的家庭教育以及舆论引导为主的社会教育三个途径进行敬老美德教育。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敬老美德 教育 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方法14-15
- 1.4 相关概念界定15-18
- 1.4.1 人口老龄化15-16
- 1.4.2 敬老美德16
- 1.4.3 敬老美德教育及其对象16-18
- 第2章 人口老龄化社会敬老美德教育的重要性18-24
- 2.1 敬老美德教育有助于提高个体道德素养18-20
- 2.1.1 敬老美德教育有助于培养个体感恩意识18-19
- 2.1.2 敬老美德教育有助于培养个体关怀意识19-20
- 2.2 敬老美德教育有助于促进家庭关系和睦20-21
- 2.2.1 敬老美德教育有助于维系家庭亲情20-21
- 2.2.2 敬老美德教育有助于调适代际关系21
- 2.3 敬老美德教育有助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21-24
- 2.3.1 敬老美德教育有助于培育敬老社会风尚22
- 2.3.2 敬老美德教育有助于弘扬传统美德22-24
- 第3章 人口老龄化社会对敬老美德教育提出的新课题24-34
- 3.1 敬老美德教育的观念需要转变24-27
- 3.1.1 社会竞争导致敬老美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24-25
- 3.1.2 多元价值观导致敬老美德教育目标不明确25-26
- 3.1.3 代际关系颠覆导致敬老美德教育内涵模糊26-27
- 3.2 敬老美德教育的内容需要完善27-30
- 3.2.1 敬老美德教育的内容缺少继承性27-28
- 3.2.2 敬老美德教育的内容缺少人文性28-29
- 3.2.3 敬老美德教育的内容缺少引导性29-30
- 3.3 敬老美德教育的途径需要改善30-34
- 3.3.1 老龄化问题增多需要多样化的教育途径31-32
- 3.3.2 老龄化的累进性需要持续性的教育途径32-33
- 3.3.3 家庭结构的变化需要创新性的教育途径33-34
- 第4章 人口老龄化社会敬老美德教育的策略34-46
- 4.1 转变敬老美德教育的观念34-37
- 4.1.1 强化敬老美德教育意识34-35
- 4.1.2 明确敬老美德教育目标35-36
- 4.1.3 正确认识敬老美德教育内涵36-37
- 4.2 完善敬老美德教育的内容37-42
- 4.2.1 加强传统孝道教育37-39
- 4.2.2 重视感恩与生命教育39-41
- 4.2.3 开展老年价值观教育41-42
- 4.3 改善敬老美德教育的途径42-46
- 4.3.1 榜样示范为主的家庭教育42-43
- 4.3.2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校教育43-44
- 4.3.3 舆论引导为主的社会教育44-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0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0-51
- 后记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5期
2 李慧玲;;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孝道教育[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刘卫琴;;感恩意识及感恩教育探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4 郑晓艳;董丁戈;;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教育的主要路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9期
5 孙聚友;论传统尊老敬老思想的内容及其现代意义[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娄淑华;余彦;;从方法论的视角透视现代公民道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S1期
7 罗崇敏;;全面实施“三生教育” 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J];昆明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2005年01期
9 李中和;;传统孝道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探讨[J];兰州学刊;2012年07期
10 曾振宇;;“一准乎礼”:儒家孝观念对唐律之影响[J];理论学刊;2013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敬老美德教育策略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4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404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