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24 11:00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4年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研究

宋小文  

【摘要】:大学生生态观教育是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时代回应,是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素养、实现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新的形势下,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加强大学生生态观教育,不仅是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它不仅能有力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也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体系。为此,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发展。本文共有三章: 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时代要求及意义。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生态观教育,先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相关概念分析开始,这是本文的基础和逻辑起点;其次,从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危机和人类发展问题的时代回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三个方面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进行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时代要求;最后提出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目标、原则及内容。目标的设定是进行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关键,本文从内在认知到外在行为的分析角度,力求大学生做到知、意、情、行的统一,把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目标界定为:加强大学生对生态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情怀、提高大学生自觉践行生态行为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生态观教育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生态意识培养与生态情感培养相结合、生态理论教育与社会生态实践教育相结合以及学校管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内容有:一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教育,二是对大学生进行平等和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教育,三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审美及敬畏情感的教育,四是对大学生进行以践行生态行为为核心的生态发展观教育。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加强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途径。从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为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加强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途径做了四个方面的分析:一是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二是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生态实践活动,三是积极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四是积极构建大学生生态观教育校园网。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安;周德新;;高校思政课应成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主阵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2 姜树萍;赵宇燕;苗建峰;陈芊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4期

3 李国华;;大学生态教育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1期

4 徐民华,王增芬;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04期

5 薛为昶;超越与建构:生态理念及其方法论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倪勇;平等及其与正义的关系[J];东岳论丛;2000年04期

7 袁正英;;绿色科技观:当代科技与伦理的结合[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8 黄玮琍;;浅谈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培育[J];高教论坛;2009年12期

9 吴玲;;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年04期

10 彭拥新;;浅谈校园网教学资源平台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鲁宁;张金保;陈文玲;;关于青少年学校道德教育衔接问题的方法论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孙显元;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3 唐建生;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丁杨平;周守标;;生态伦理教育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毛豪明;韩传信;;西方情感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影响论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陈书纪;;和谐世界视域下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胡晓静;梁彦兰;宋于洋;王炳举;;构建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体系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3期

8 温志英;赵士豪;薛胜平;;高校生态教育特色化发展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13期

9 李晓敏;;安徽高校师范生生态意识的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吴惠敏;;试论安徽省农村土地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巧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功能[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盛倩倩;;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解决途径[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白岩;;重新诠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时军;;我国环境教育立法问题探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蔡运龙;蒙吉军;;退化土地的生态重建:社会工程途径[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6 鞠静;陈南;;浅谈我国环境教育立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7 李守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关系的理性解析[A];江苏航海2010年第4期(总第85期)[C];2010年

8 温泉;田勇;王晓东;许刚;;构建大学生态式教育体系[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韩庆祥;;人学视野中的生态文明[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蔡运龙;;生态建设的观念、政策与管理:对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思考[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希艳;环境伦理学的美德伦理学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4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吴艳东;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D];武汉大学;2010年

6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宫长瑞;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高宏星;低碳社会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海燕;上海市少儿轮滑培训行业现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楠;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宏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宋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朱卫东;中国环境犯罪刑罚责任问题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9 李爱红;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朱新荣;关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建春,王庆喜,冯晓杰;“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环境;2002年04期

2 李铁英;;加强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及措施[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0期

3 郑金洲;隐蔽课程:一些理论上的思考[J];外国教育动态;1989年01期

4 杨柳新;;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4期

5 余谋昌;生态文化是一种新文化[J];长白学刊;2005年01期

6 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长白学刊;2007年02期

7 贺建林,李雅兴;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搞好生态环境教育[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顾成昕,刘淑媛,马速,赵霞;关于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态文化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9 屠佳;;试论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J];中国德育;2008年06期

10 史培军,宋长青,葛道凯,傅伯杰,王民,刘宝元,王仰麟;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J];地理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主任 孙佑海;[N];中国环境报;2007年

2 杨春茂;[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5年

4 ;[N];人民日报;2012年

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 郝翔;[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金宝;德育生态论——当代德育生态危机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娜;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伟;现代城市生态观的嬗变[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魏勇刚;庞丽娟;;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J];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3 汪晓萍;;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生态观[J];天府新论;2005年S2期

4 杨冬梅;;课堂教学生态观阐释[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4期

5 赵建业;张红梅;;传统生态观对汉语色彩词的影响探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胡洪彬;;论邓小平的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周慧;;贵州传统民居建筑的环境自然生态观[J];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8 李春泰;;恩格斯生态观的当代意义[J];嘉应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庞丽娟;魏勇刚;;论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模式[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3期

10 杨光;田丽华;;地理环境与赫哲族传统文化的生态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莹;;战国儒道生态观比较[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郑晓云;;佤族的自然崇拜与生态适应——关于少数民族生态观及其文化结果的考察[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国英;;21世纪我国水利发展的生态观[A];中国水利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陈涛;;生态城建设之生态观[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胡家祥;;中华文化讲求生态美的哲学基础[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杜秀娟;陈凡;;马克思《资本论》的生态哲学思想解读[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7 王如松;;3000年来的中国人类生态观[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8 何庆;;生态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山西大学环境科教楼方案设计[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郭俊煌;吴素后;曹宏屹;郭俊声;林丽婉;;台湾传统民居生态观与现今都市环境之探讨[A];第三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欣;唐建军;;试论生态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措施[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翔;[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2 饶勇;[N];中国旅游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罗昌爱;[N];人民日报;2008年

4 周霄羽;[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5 ;[N];张掖日报;2009年

6 高淼;[N];中国建设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唐先武;[N];科技日报;2003年

8 深圳商报记者 郝又满 张清华 通讯员 罗立群 何连连 谢庆华;[N];深圳商报;2006年

9 记者 王春华;[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通讯员 胡国友;[N];黄冈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何巨峰;基于生态观的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赵玉;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D];山东大学;2006年

4 王红英;以野生动物为对象的休闲旅游影响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王发明;基于生态观的产业集群演进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刘国贞;魏晋玄学的生态观与审美观[D];山东大学;2009年

7 李瑞虹;萝斯玛丽·雷德福·鲁塞尔的生态女性主义神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8 刘国清;从断裂到弥合:泰德·休斯诗歌的生态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琳;中国佛教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杜秀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及其影响探究[D];东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小芳;中国共产党生态观的形成及其意义[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永红;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历史演进及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盛明伟;马克思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D];兰州大学;2014年

4 李艳华;环境生态设计中的文化生态观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丁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野下临汾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奕;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生态观思考[D];西南大学;2013年

7 周晓虹;论自然题材散文教学中学生生态观的确立[D];苏州大学;2014年

8 周益;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对生态西藏建设的启示[D];中南大学;2012年

9 王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意义[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10 孟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49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2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