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标语口号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07 09:09
本文关键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标语口号分析
【摘要】:标语口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形式,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年代都曾经起过重大宣传和教育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和群众之间联系的最便捷桥梁,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宣传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标语口号是我们研究和了解中共党史、军事史和文化史的重要佐证,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至今仍被我们沿用。梳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标语,对于总结标语口号使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新时期标语口号的改革创新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资源整合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标语口号的发展史也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对于正确客观认识我国的国情,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国情教育都有帮助。此外,也为新标语的出台提供了历史参照。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文献资料法、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文章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标语口号的主要类型,而后又在历史考察和比较中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标语口号的主要特点,之后进行了标语口号的功能分析,然后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标语口号宣传工作中的经验、主要问题和背后的价值观,最后对标语口号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全文分六章进行分析和论述。第一章绪论。在这部分中叙述了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理论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等方面,为后面各章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标语口号的主要类型。这部分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原理作为理论指导,首先介绍了整个文章的研究背景,即社会转型的涵义及我国社会转型的特点;而后对标语口号的涵义及相关的概念进行辨析和说明,最后从三个角度概括了标语口号的主要类型,为后续的研究做了铺垫。 第三章我国社会标语口号的历史考察。在这一部分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和比较分析法等方式,既对建国至今的历史做了分期,又对改革开放以后的阶段进行了细化。该部分首先分析了每一阶段面临的主要形势和任务,而后得出该阶段标语口号的主要特点。改革开放以后标语口号主要沿着以讨论和思辨为主题;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题;人性化、多元化和网络化这样的脉络发展。 第四章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标语口号的功能分析。这部分主要通过一些史料和典型标语口号分析,论述了标语口号这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发挥作用,如何体现主流价值观。文中对标语口号的功能做了如下划分:核心功能和延伸功能,其中前者包括动员功能、警示功能和激励功能;后者包括娱乐功能、宣泄功能和环境功能。 第五章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标语口号的特性分析。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由三方面构成: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标语口号的特性分析;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标语口号在宣传工作中的主要问题;第三,改革开放以来不良标语口号背后的价值主张分析。本章内容的研究为今后标语口号宣传工作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第六章结语。讨论了标语口号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改进建议。从现实情况来看,标语口号还将会继续存在很长时间;从长远来看,标语口号最终将会被法律或者网络等其他形式取代,彻底淡出人们的视野。最后,文章对今后标语口号的改进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转型 标语口号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选题意义11
- 1.1.3 理论依据11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11-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14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点14-17
- 1.3.1 研究方法14-15
- 1.3.2 研究内容15-16
- 1.3.3 可能的创新点16-17
- 第2章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标语口号的主要类型17-25
- 2.1 社会转型17-19
- 2.1.1 社会转型的涵义17-18
- 2.1.2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主要特点18-19
- 2.2 标语口号的涵义及相关概念的辨析19-21
- 2.2.1 标语口号的涵义19-20
- 2.2.2 标语口号与相关概念辨析20-21
- 2.3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标语口号的主要类型21-25
- 2.3.1 标语口号的文本来源类型21-22
- 2.3.2 标语口号的文本表述类型22-23
- 2.3.3 标语口号形式的主要类型23-25
- 第3章 我国社会标语口号的历史考察25-32
- 3.1 建国十七年(1949-1966年)的标语口号25-27
- 3.1.1 建国十七年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25-26
- 3.1.2 建国十七年标语口号的主要特点26-27
- 3.2 文革时期(1966-1976年)的标语口号27-29
- 3.2.1 文革时期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27
- 3.2.2 文革时期标语口号的主要特点27-29
- 3.3 改革开放以来的标语口号29-32
- 3.3.1 改革开放以来宣传工作的背景和主要任务29-30
- 3.3.2 1978-1992年标语口号的特点30
- 3.3.3 1992-2002年标语口号的特点30-31
- 3.3.4 2002年至今标语口号的特点31-32
- 第4章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标语口号的功能分析32-39
- 4.1 标语口号的核心功能32-35
- 4.1.1 动员功能32-33
- 4.1.2 警示功能33-34
- 4.1.3 激励功能34-35
- 4.2 标语口号的延伸功能35-39
- 4.2.1 娱乐功能35-37
- 4.2.2 宣泄功能37-38
- 4.2.3 环境功能38-39
- 第5章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标语口号的特性分析39-46
- 5.1 改革开放以来标语口号的特性分析39-41
- 5.1.1 把握时代矛盾39
- 5.1.2 满足受众利益需求39-40
- 5.1.3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40
- 5.1.4 宣传党和国家政策40-41
- 5.2 改革开放以来标语口号在宣传工作中的主要问题41-43
- 5.2.1 夸大其词,片面绝对41
- 5.2.2 野蛮粗鲁,强势胁迫41-42
- 5.2.3 “衣”不合“体”,哗众取宠42
- 5.2.4 位置不当,费解歧义42-43
- 5.3 改革开放以来不良标语口号背后的价值主张43-46
- 5.3.1 官本位、权利本位的价值观43
- 5.3.2 “父母官”等落后的执政理念43-44
- 5.3.3 行政责任意识淡薄、民本意识缺位44
- 5.3.4 人文精神缺乏,娱乐至上44-46
- 第6章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5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结霞;卢汉桥;;政府宣传标语规范化管理初探[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2 王婷;;网络流行语盛行现象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06期
3 王俊拴;宋彩梅;;论作为政治符号传播的标语形式[J];东南传播;2012年08期
4 尤陈俊;;标语变迁折射政府理念嬗变[J];决策;2007年10期
5 龚文庠;;标语的传播功能[J];新闻界;2006年02期
6 管健;;透视中国式标语的得与失[J];人民论坛;2007年18期
7 蔡应律;;我看标语口号[J];四川文学;2010年05期
8 周峰利;徐迅雷;;标语革新折射时代进步[J];时事报告;2007年10期
9 蒋永甫;;农村行政标语与基层行政组织文化诊断[J];行政论坛;2009年04期
10 杜创国;张盛华;;标语与公共治理问题研究引论[J];行政与法;2009年06期
,本文编号:529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52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