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7 02:04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化 现代性 社会转型 现代转型


【摘要】: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定阶段。对于现代化目标的憧憬和追求,贯穿于中国自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始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改革发展的全面深化,实质上仍然是发端于19世纪中期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延续和创新。现代化实践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理论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实践孕育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的理论又会促进现代化实践的发展,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实践的理论研究,是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实践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已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其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犯过“政治压倒一切”的错误,但更多地是发挥了“生命线”的作用。然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基础理论的系统分析,却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实践进行中观层次的理论抽象和初步探索,无疑是必要而迫切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过程紧密相连,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任务,以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境遇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问题为切入点,从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运行过程。总体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概念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实践的理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动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路径的逻辑思路,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具体内容。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概念考察。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之所以流于表面、难以深入,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相关概念范畴的混乱和研究视角的线性。鉴于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概念群,包含着若干内涵相似、意义相近的子概念。论文在界定现代化与现代性、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等概念的含义和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实践过程。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分析。论文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背景、研究视野和结构转型三个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确立基本方向。首先,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理论分析的社会主义场域,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理论分析的主要背景;其次,通过架构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传统与现代理论框架,以及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立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属性等内在要求,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取向;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者系统要素的结构转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现代化转型。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动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实践的动力来源,主要是想表明两个意思: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相当深厚的实践基础。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现代社会人的发展需要的角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外部驱动力;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更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即现代化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结果。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为切入点,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内部动力。与此同时,从横向的角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动力变迁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动力有一个从单一动力到复合动力的变化过程。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体系比较庞大,学界主要从微观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目标、方法和载体等要素的现代化,已经进行了比较多的探讨。因而论文试图另辟蹊径,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意识,推进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扩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视野,推进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效用,推进实践功能的现代化三个方面,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有效实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化 现代性 社会转型 现代转型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导论13-46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13-19
  • 1.1.1 选题缘由13-16
  • 1.1.2 研究意义16-19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9-39
  • 1.2.1 基本状况19-25
  • 1.2.2 特征分析25-29
  • 1.2.3 基本内容29-35
  • 1.2.4 简要评析35-39
  • 第三节 研究框架39-43
  • 1.3.1 基本假设39-40
  • 1.3.2 研究思路40
  • 1.3.3 研究方法40-43
  • 第四节 论文创新与研究限度43-46
  • 1.4.1 创新之处43-44
  • 1.4.2 研究限度44-46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概念考察46-88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概念界定46-58
  • 2.1.1 “现代”与“现代性”和“现代化”47-53
  • 2.1.2 “转型”与“社会转型”和“转型社会”53-55
  • 2.1.3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55-58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概念辨析58-64
  • 2.2.1 “现代化”与“现代性”58-60
  • 2.2.2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60-62
  • 2.2.3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62-64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关系64-74
  • 2.3.1 本质维度: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践逻辑65-67
  • 2.3.2 历史维度: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延续性发展67-70
  • 2.3.3 内容维度: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具体差异性70-74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概念的方法论思考74-88
  • 2.4.1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概念的方法论批判74-81
  • 2.4.2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内涵的辩证分析81-88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分析88-122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背景88-98
  • 3.1.1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关系89-92
  • 3.1.2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确立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场92-94
  • 3.1.3 中国现代化的当代特征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境遇94-97
  • 3.1.4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目标97-98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研究视域98-109
  • 3.2.1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分析框架99-102
  • 3.2.2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内在要求102-109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结构转型109-122
  • 3.3.1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结构的转型:多样化111-113
  • 3.3.2 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结构转型:平衡态113-115
  • 3.3.3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结构转型:交互性115-119
  • 3.3.4 思想政治教育者系统要素的结构转型:专业化119-122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动力122-154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动力之一: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型122-132
  • 4.1.1 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发展的必然选择124-127
  • 4.1.2 意识形态转型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127-132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动力之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132-139
  • 4.2.1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133-135
  • 4.2.2 思想政治教育矛盾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135-139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动力之三:现代社会人的需要139-149
  • 4.3.1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人的主体意识增强140-143
  • 4.3.2 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与公众参与热情高涨143-144
  • 4.3.3 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样化与人的网络化生存144-147
  • 4.3.4 社会管理创新发展与社会心态的复杂多变147-149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动力变迁:单一动力到复合动力149-154
  • 4.4.1 外部冲击到外部冲击与自我建构的统一150-151
  • 4.4.2 环境压力到环境压力与政策导向的统一151-154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路径154-190
  • 第一节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意识,推进意识形态的现代化154-167
  • 5.1.1 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现代转型154-158
  • 5.1.2 转型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面貌158-163
  • 5.1.3 意识形态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前提163-167
  • 第二节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视野,推进思维方式的现代化167-178
  • 5.2.1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现代特征168-171
  • 5.2.2 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现代转型的本质171-174
  • 5.2.3 思维方式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基础174-178
  • 第三节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效用,推进实践功能的现代化178-190
  • 5.3.1 思想政治教育效用的现代尺度178-183
  • 5.3.2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功能的发展趋势183-185
  • 5.3.3 实践功能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关键185-190
  • 结语190-193
  • 参考文献193-203
  • 致谢203-204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204-205


本文编号:551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551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7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