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先秦儒家诚信观与当代网络诚信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19:16

  本文关键词:先秦儒家诚信观与当代网络诚信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先秦儒家 诚信观 网络诚信 现代启示


【摘要】: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社会失信现象日益加剧。这种严重的失信现象,对网络社会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诚信”属于儒家“五常”道德范畴之一,也是儒家思想重要概念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先秦儒家诚信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儒家的精神实质,而且可以为当代网络诚信建设提供新的理论视角。“诚信”是指诚实而有信用,就是对忠诚信义的概括。而诚信在先秦儒家的思想体系中有比较系统的说明,如孔子以“仁”为核心阐释诚信的涵义和其价值。在孔子看来,诚信是立人之基,是立政之本。《孟子》以“人性本善”的道德理念和“人道思诚”的基本构想,把诚信上升为天道,赋予了诚信本体形上学的意义。孟子认为,达到天人合一,就必须通过诚信修身,自反及于天。《中庸》一方面从理论上对《论语》、《孟子》言诚信观念作了深入的总结,提出了诚、明两进的路径,以及达到“君子诚之为贵”的目的。另一方面,从本体论上,以“诚者,天之道”,“天命谓性”,“至诚无息”,“成己成物”的观点直接将儒家诚信在理论上所表现的通天人、合内外、一性道的特点展现得尽善尽美。而《荀子》则以“性恶论”为理论平台,在继承前人诚信思想的基础上,开创了诚信思想新风,主要从政治、伦理、教育、军事等不同层面论述了诚信,拓宽了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的研究领域,深化了我国诚信思想的内涵。通过先秦儒家诚信思想不难看出,无论是对造就时代人诚实的道德人格,还是对当代社会主义网络诚信的建设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诚信是诚信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当代网络诚信建设有助于网络主体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政治文明建设;有助于提高网民道德自律修养,增强自身责任感。先秦儒家诚信观对当代网络诚信建设有重要的启示:其一,传承先秦儒家“慎独”美德,有助于网络个体诚信道德的培养。其二,借鉴先秦儒家诚信教化,有助于营造网络诚信社会环境。其三,反思先秦儒家诚信思想,有助于打造网络诚信系统工程。
【关键词】:先秦儒家 诚信观 网络诚信 现代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0
  • 文献综述10-17
  • 引言17-19
  • 1.先秦儒家诚信观溯源19-26
  • 1.1“诚信”的渊源19-21
  • 1.2“诚信”的涵义21-26
  • 2.先秦儒家诚信观内涵26-38
  • 2.1 诚信观的道德意义26-34
  • 2.2 诚信观的哲学意蕴34-38
  • 3.先秦儒家诚信观的特点和历史定位38-44
  • 3.1 先秦儒家诚信观的特点38-39
  • 3.2 先秦儒家诚信观的积极意义39-42
  • 3.3 对先秦儒家诚信观的反思42-44
  • 4.当代网络诚信建设的道德要求和基本原则44-53
  • 4.1 当代网络诚信的涵义和网络诚信建设的必要性44-48
  • 4.1.1 网络诚信的涵义44-46
  • 4.1.2 网络诚信建设的必要性46-48
  • 4.2 当代网络诚信建设的道德要求48-50
  • 4.2.1 当代网络诚信建设对主体的道德要求48-49
  • 4.2.2 当代网络诚信建设对社会公德的要求49-50
  • 4.3 当代网络诚信建设的基本原则50-53
  • 5.借鉴先秦儒家诚信观,促进当代网络诚信建设53-64
  • 5.1 当代网络诚信建设存在的问题53-56
  • 5.2 传承先秦儒家“慎独”美德,培养个体网络诚信道德56-58
  • 5.3 借鉴先秦儒家诚信教化,营造网络诚信社会环境58-61
  • 5.4 反思先秦儒家诚信思想,,打造网络诚信系统工程61-64
  • 结语64-65
  • 参考文献65-70
  • 附录70-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维东;;积极构建大学生网络诚信体系——基于重庆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的调查报告[J];人民论坛;2013年17期

2 谭畅;;你为网络诚信打几分?[J];小康;2013年08期

3 郑国军;郭北昭;;泛网络时代网络文化的诚信维度[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6期

4 刘亚;;论网络诚信缺失的根源及治理[J];网络财富;2010年13期

5 邹银凤;;论青少年网络诚信的多元价值[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03期

6 成帮;张冬梅;;网络诚信缺失的根源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5期

7 赵仁青;;论马克思交往信用思想对构建网络诚信交往的启示[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金凤;;网络诚信问题研究[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佟力强;网络诚信建设新思考[N];北京日报;2011年

2 重庆工商大学 杨维东 刘富胜;青年网络诚信行为分析与诚信机制构建[N];光明日报;2013年

3 重庆工商大学 杨维东;网络诚信的多重构建[N];人民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冯蕾 严红枫;从网络诚信制度看价值观自信[N];光明日报;2014年

5 穆昕;名人谈网络诚信[N];江苏科技报;2002年

6 刘伟兵;网络诚信问题有望根本解决[N];民营经济报;2008年

7 李军 朱晓庆;做网络营销的安全护卫[N];中国企业报;2009年

8 记者 王晓晴 见习记者 杨婧如;互联网企业多方打造网络诚信体系[N];深圳特区报;2012年

9 傅立瀚;加强网络诚信建设[N];国际商报;2007年

10 记者 余继军;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渝开幕[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强;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2 车维颉;中学生网络诚信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3 李安庆;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吕欢;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对策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2年

5 徐鹏辉;中职生网络诚信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6 刘梦慈;网络社会诚信危机背景下的网络诚信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吴诗佑;网络诚信建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邓冬峰;“网络诚信”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晓惠;网络诚信缺失的成因与对策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10 田丽苗;大学生网络诚信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10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610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f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