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犬儒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18:30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犬儒现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犬儒现象” 信任


【摘要】:当代社会信任危机频发,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一定冲击,信任问题逐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的研究内容。“犬儒主义”缘起古希腊社会转型时期,是一个通过语言和行为表达对社会不满、抨击、嘲讽的哲学流派,本文将“犬儒主义”的主要特征描述为:对现实失望,言行乖张,不相信一切现有价值,心口不一。“犬儒主义”在当代社会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映射,表现为与信任问题高度相关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本文将之归纳为“犬儒现象”。 “犬儒现象”同样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之中,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际环境、网络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等造成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环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深刻影响,环体的改变将深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介体。本文通过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出现的“犬儒现象”,试图阐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多重环境中出现的信任问题,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信任危机,并由此寻找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论文由引言及正文共五个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首先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和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论述论文的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重点梳理犬儒主义与信任之间的关系;介绍论文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点。 第一部分通过界定环境、现象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现象属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通过二分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分类,并论述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第二部分通过介绍古希腊哲学流派——犬儒主义的起源与流变,着重分析犬儒主义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与信任问题之间的关联和特征,并归纳其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表现——主要在人际环境、网络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中有所突显。 第三部分着重分析“犬儒现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出现的新现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具体而言,犬儒现象作为环体的一部分,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介体,同时,它也潜在地改变着环体本身,更重要的是,犬儒现象昭示着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信任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认同问题。 第四部分作为全文的对策部分,试图从优化环境的视角,借以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隐性环境与显性环境、良性环境与恶性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优势作用,以应对由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犬儒现象所引发的信任问题和信任危机。由于犬儒现象在青年群体当中更易凸显,因此论文在对策部分强调校园环境作用的发挥,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犬儒现象” 信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
【目录】:
  • 论文摘要6-8
  • ABSTRACT8-12
  • 引言12-18
  • (一)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12-13
  • 1. 问题的提出12-13
  • 2. 研究意义13
  • (二) 研究现状13-16
  • 1.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2. 国外研究现状15-16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6-18
  • 1. 研究方法16-17
  • 2. 研究创新点17-18
  • 一、环境、现象与思想政治教育18-26
  • (一)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现象18-22
  • 1. 环境的内涵18
  • 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界定18-21
  • 3.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现象21-22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22-24
  • 1. 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23
  • 2. 显性环境与隐性环境23
  • 3. 良性环境与恶性环境23
  • 4. 开放环境与封闭环境23-24
  • (三) 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24-26
  • 1. 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制约作用24-25
  • 2. 思想政治教育对环境的能动作用25-26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犬儒现象”26-40
  • (一) 从犬儒主义到“犬儒现象”26-31
  • 1. 古希腊犬儒主义的兴起26-28
  • 2. 犬儒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28-30
  • 3. 当代“犬儒现象”的产生30-31
  • (二) “犬儒现象”的当代特征31-34
  • 1. 以传统文化中的特定伦理习惯为根源31-32
  • 2. 以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失范为背景32-33
  • 3. 以个性化时代的自我张扬为行为方式33-34
  • 4. 以新媒体时代的公共交流方式为途径34
  • (三) “犬儒现象”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具体表现34-40
  • 1. 人际环境:人际交往中的差序信任35-36
  • 2. 网络环境:网络沟通中的虚拟信任36-37
  • 3. 社会环境:社会生活中的消极信任37-38
  • 4. 政治环境:政治态度上的被动信任38-40
  • 三、“犬儒现象”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40-53
  • (一) 作用于环体的“犬儒现象”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多维度40-46
  • 1. 主体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40-42
  • 2. 客体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对象42-44
  • 3. 介体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44-46
  • (二) “犬儒现象”下思想政治教育开放环境的契机和风险并存46-49
  • 1.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封闭环境形成“孤岛效应”46-47
  • 2. 犬儒现象下开放式环境的困境47-48
  • 3. 犬儒现象下立体式环境的构建48-49
  • (三) “犬儒现象”可能引发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危机49-53
  • 1. “犬儒现象”下的信任危机49-50
  • 2. 消极信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50-51
  • 3. “犬儒现象”与思想政治教育认同问题51-53
  • 四、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犬儒现象”的对策思考53-64
  • (一) 建设宏观环境以引导微观环境改变53-56
  • 1. 增强政治环境的引导力53-54
  • 2. 强调校园文化环境的向心力54-55
  • 3. 提高高校社区环境的凝聚力55-56
  • 4. 发挥学校制度环境的保障力56
  • (二) 创设隐性环境以补充显性环境功能56-60
  • 1. 以交往为纽带,创设互动平等的人际环境57-58
  • 2. 以实名制网站为载体,创设有利于自我教育的网络环境58-59
  • 3. 激发心理认同,创设积极的心理环境59-60
  • (三) 发扬良性环境以转化恶性环境不足60-64
  • 1. 引导消极信任转变为积极信任60-61
  • 2. 引导人格信任转变为制度信任61-62
  • 3. 克服诚信缺失和理想缺失,,加强理想信念教育62-64
  • 结语64-65
  • 附录65-70
  • 参考文献70-73
  • 后记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美群;;现代犬儒主义思想及其负面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杨明;孟天广;方然;;变迁社会中的社会信任:存量与变化——1990—2010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巩茹敏;乔月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综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5期

4 郑礼平,谢果凰;论高校师生信任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1期

5 谢庚全;;从虚拟空间的主客体关系视角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5期

6 苏金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涵的科学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7 黄彦华;;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情绪与情感[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林滨;;从道德危机到存在危机——重建社会信任的思考[J];道德与文明;2011年05期

9 柯潍;;“特立独行”与“犬儒主义”的新博弈[J];大江周刊(焦点纪实);2007年04期

10 朱佳;;道德相对主义对道德教育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天亮;[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永军;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68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668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a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