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体育道德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竞技体育道德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竞技体育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由于政治文化,科技技术,经济利益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出现了很多违背道德的现象,蔓延到竞技体育的各个领域,已经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体育道德对塑造人的思想、以及强化人的行为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竞技体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在新时期体育肩负着人创造生命的奇迹、传播健康的使命,因此,加强竞技体育道德建设是历史的要求,时代的呼唤。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到竞技体育建设所处的困境,对竞技体育道德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了解到竞技体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对竞技体育道德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竞技行为主体道德的迷失、经济转型期对竞技体育的影响、体育制度的不完善和滞后性、社会文化对竞技体育的影响。在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每一位体育工作者都应该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奥林匹克原则,遵守法律的道德规范,从而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时效性的对策: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体育队伍综合素质;以法规范竞技体育人文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竞技体育道德评价体系与运动员奖励机制;弘扬中国体育伦理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促进竞技体育的道德发展;增进中西方体育道德思想的沟通或融合。通过借鉴国内外的竞技体育道德建设机制的基础上,旨在为我国体育职业道德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力求在竞技体育道德建设上有所突破。
【关键词】:竞技体育 道德 困境 经济转型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80-05;D648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1 绪论7-14
- 1.1 研究背景7-8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8-9
- 1.2.1 选题的目的8
- 1.2.2 选题的意义8-9
-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9-11
- 1.3.1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1-14
- 1.4.1 研究内容11
- 1.4.2 研究方法11-14
- 2 我国竞技体育道德建设的现状14-20
- 2.1 竞技体育道德的含义和功能14-16
- 2.1.1 竞技体育概念的诠释14
- 2.1.2 道德的含义14-15
- 2.1.3 竞技体育道德的含义15
- 2.1.4 竞技体育社会功能15-16
- 2.2 竞技体育道德建设的成就16-17
- 2.3 我国竞技体育道德的不良现象17-20
- 2.3.1 裁判员执法中的“黑色现象”18
- 2.3.2 身份和资格的“异化现象”18-19
- 2.3.3 兴奋剂泛滥现象19-20
- 3 我国竞技体育道德问题成因分析20-28
- 3.1 竞技体育行为主体道德的迷失20-21
- 3.1.1 运动员道德教育和管理的薄弱20
- 3.1.2 裁判员的道德培养机制不完善20-21
- 3.2 经济转型时期对竞技体育道德的影响21-23
- 3.2.1 经济利益的驱动21
- 3.2.2 竞技体育商业化对体育道德的冲击21-22
- 3.2.3 竞技体育的机会成本过大22
- 3.2.4 体育科技的负面影响22-23
- 3.3 体育制度不完善和滞后23-25
- 3.3.1 竞技管理制度不完善23-24
- 3.3.2 体育立法的滞后24-25
- 3.3.3 薪酬奖励机制不完善25
- 3.4 社会文化对竞技体育道德的影响25-28
- 3.4.1 社会公德对竞技体育的影响25-26
- 3.4.2 传媒对竞技体育道德的负面影响26-27
- 3.4.3 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27-28
- 4 加强竞技体育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28-44
- 4.1 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体育队伍综合素质28-34
- 4.1.1 加强运动员的体育道德教育28-29
- 4.1.2 加强教练员、裁判员的体育道德建设29-32
- 4.1.3 加强观众的体育道德建设32-33
- 4.1.4 加强体育科研人员的道德教育33-34
- 4.2 以法规范竞技体育人文环境34-36
- 4.2.1 加强法制化建设,优化比赛环境34-35
- 4.2.2 加强体育法律法规的执行35
- 4.2.3 完善道德舆论监督机制35-36
- 4.3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36-39
- 4.3.1 正确处理体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36-37
- 4.3.2 革竞技体育管理体制37-38
- 4.3.3 健全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制度38-39
- 4.4 建立健全竞技体育道德评价体系与运动员奖励机制39-41
- 4.4.1 建立竞技体育道德评价体系39-40
- 4.4.2 建全运动员激励机制40-41
- 4.5 弘扬中国体育伦理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促进竞技体育道德发展41-42
- 4.6 增进中西方体育道德思想的沟通或融合42-44
- 5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8-49
- 致谢49-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牛永刚;;试论体育道德的建构[J];人民论坛;2010年29期
2 甘秋梅;彭兴富;;贺龙体育道德思想的历史地位[J];学理论;2013年18期
3 李万来;毛泽东体育道德思想的基本特征[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4年04期
4 陈勇;王满秀;谭志刚;;21世纪体育法制和体育道德良性互动构建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14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魏万珍;欧雪松;;和谐视野中体育道德规范建设的理性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曾玲华;;论人文奥运与体育道德建设[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王斌;;对加强和完善我国体育道德建设的思考[A];第十六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6年
4 王敏;;北京2008奥运会中体育道德与法律探微[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周德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道德问题及其原因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孔令水;;浅析我国全运会竞赛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张晓龙;;论运动家精神的伦理困境[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兴庭;拿什么拯救体育道德[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萧坊;体育道德的位置在哪里[N];经济参考报;2005年
3 记者 康潇宇;“体育道德与廉政风险研究中心”成立[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4 李雪颖;首个体育道德与廉政风险研究中心揭牌[N];中国体育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加强足球比赛管理 树立体育道德新风[N];人民日报;2002年
6 见习记者 金晶 通讯员 尹军英;省残运会咸宁赛区比赛圆满结束[N];咸宁日报;2006年
7 ;加强足球比赛管理 树立体育道德新风[N];中国体育报;2002年
8 记者 钱f^;树起新的体育道德标尺[N];四川日报;2006年
9 记者 郑道锦;足协:坚决拥护全力配合公安部抓赌打假[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彭兴庭;给“十运会”算笔总账[N];民营经济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祝大鹏;我国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认知与行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月红;21世纪初我国体育道德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涛;我国竞技体育道德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3 徐俊国;中西方体育道德的融合与互补[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礼;新形势下对加强和完善我国体育道德建设的思考[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和峰;当代中国体育道德的困境及出路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6 朱建刚;我国体育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新新;我国转型期体育道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丽丽;儒家诚信思想与体育道德[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9 郭延信;体育道德与法制建设的传统模式及其现代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超;大学生体育道德观量表的编制与检验[D];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671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6712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