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市民道德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23:01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市民道德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作为城市的主体力量——市民,其道德素质的提升影响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高素质的市民提高了城市形象,促进了城市走向现代化,而现代化的城市也不断培育出高素质的市民,其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城市化背景下的市民道德建设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诸多社会问题,譬如:市民公德意识薄弱;人情淡薄,诚信缺失;缺乏信仰,公正心低下;婚外恋,家庭暴力等道德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进入21世纪后,市民道德问题仍未得到足够重视,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虽提出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但目前的情况是物质文明得到加强而精神文明却每况愈下。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带来的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大领域的道德失范。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数据统计得出了以上三大领域的整体概况,即社会公德领域内损害公物、破坏环境、违反秩序现象严重;职业道德领域内缺失诚信、办事不公、消极怠工现象加剧;家庭美德领域内铺张浪费、夫妻不和、邻里冷漠现象频发。究其原因,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市民道德建设不够重视;市民道德规范不够健全;市民道德教育不够得力;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负面作用;从众效应和破窗效应的双重影响。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析市民道德建设的具体对策:一重视市民道德建设;二健全市民道德规范;三加强市民道德教育;四借鉴西方成功经验,以期为城市化背景下市民道德建设建言、献策。
【关键词】:市民 城市化 城市现代化 道德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9
- 1.1 中国城市化的背景分析8-11
- 1.1.1 中国城市化的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8-10
- 1.1.2 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市民道德建设三者间的关系10-11
- 1.2 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市民道德建设的意义11-14
- 1.2.1 加强市民道德建设有利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11-12
- 1.2.2 加强市民道德建设有利于市民素质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提升12-13
- 1.2.3 加强市民道德建设有利于新老市民素质的持续提升13-14
- 1.3 研究现状与评述14-17
- 1.3.1 国内研究动态14-15
- 1.3.2 国外研究动态15-16
- 1.3.3 评述16-17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17-19
- 1.4.1 研究方法17-18
- 1.4.2 创新18-19
- 2 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市民道德状况调查及问题分析19-52
- 2.1 调查方法及结果19-29
- 2.1.1 调查问卷的设计19-22
- 2.1.2 调查范围的确定22-23
- 2.1.3 调查方法与过程23
- 2.1.4 调查结果的分析23-29
- 2.2 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市民道德状况29-39
- 2.2.1 社会公德方面29-33
- 2.2.2 职业道德方面33-35
- 2.2.3 家庭美德方面35-39
- 2.3 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市民道德状况中出现的问题39-47
- 2.3.1 社会公德领域内损害公物、破坏环境、违反秩序现象严重39-41
- 2.3.2 职业道德领域内缺乏诚信、办事不公、消极怠工现象加剧41-44
- 2.3.3 家庭美德领域内铺张浪费、夫妻不和、邻里冷漠现象频发44-45
- 2.3.4 新市民道德领域内随地吐痰、违反秩序、乱扔垃圾现象普遍45-47
- 2.4 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市民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47-52
- 2.4.1 市民道德建设不重视47-48
- 2.4.2 市民道德规范不健全48-49
- 2.4.3 市民道德教育不得力49-50
- 2.4.4 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负面作用50-51
- 2.4.5 从众效应和破窗效应的双重影响51-52
- 3 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市民道德建设的对策52-64
- 3.1 重视市民道德建设52-54
- 3.1.1 以城市为中心持续推进公共文明引导工程52-53
- 3.1.2 以市民为核心大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53-54
- 3.2 健全市民道德规范54-57
- 3.2.1 完善道德准则54-55
- 3.2.2 形成有效联动55-56
- 3.2.3 提供法律支撑56-57
- 3.2.4 加强监督管理57
- 3.3 加强市民道德教育57-61
- 3.3.1 强化核心价值教育57-59
- 3.3.2 重视优良传统美德教育59-60
- 3.3.3 加强新市民道德教育60-61
- 3.4 借鉴西方成功经验61-64
- 3.4.1 市民道德建设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61
- 3.4.2 市民道德建设应加强人文主义关怀61-62
- 3.4.3 市民道德建设需加大物质投入力度62-64
- 结语64-65
- 参考文献65-67
- 致谢67-68
- 附录A68-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南南;;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心理分析[J];消费导刊;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787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787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