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弘扬中国精神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14:37

  本文关键词:弘扬中国精神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精神 价值 弘扬


【摘要】:中国精神是生发于中华文明传统、积蕴于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近些年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国族凝聚、动员和感召效应的精神品质,是民族传统、文化、素质和心理的集中体现。中国精神是以爱国者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结合体,中国精神作为一种国家精神,具有与其他国家精神不同的典型特征,彰显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之源,对于推动思想、经济、政治、文化、国防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健全弘扬中国精神的教育、激励、保障和宣传等相关机制建设,具体从坚持党的领导、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社会实践、依托大众传媒和网络教育平台、利用榜样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创造良好的弘扬环境等举措入手,在全社会全面深入地弘扬中国精神,建立弘扬中国精神的长效机制,凝聚全社会的奋斗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持久的动力支撑。
【关键词】:中国精神 价值 弘扬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一、 引言7-16
  • (一) 问题的提出7-8
  • (二) 研究意义8-9
  • 1. 科学意义8-9
  • 2. 实践意义9
  • (三) 研究综述9-14
  • 1. 学界关于中国精神概念界定的研究10-11
  • 2. 学界关于中国精神内容的研究11-13
  • 3. 学界关于弘扬中国精神的意义的研究13
  • 4. 学界关于弘扬中国精神的途径的研究13-14
  • (四) 研究思路、研究特色、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14-16
  • 1. 研究思路14
  • 2. 研究特色14-15
  • 3. 创新之处15
  • 4. 研究方法15-16
  • 二、 中国精神的理论来源、基本内涵及其特征16-30
  • (一) 中国精神的理论来源16-19
  • 1.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16-17
  •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动实践17-18
  • 3. 借鉴和汲取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18-19
  • (二) 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19-27
  • 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19-23
  • 2.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3-27
  • (三) 中国精神的特征27-30
  • 1. 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27-28
  • 2.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28
  • 3. 稳定性与发展性的辩证统一28
  • 4. 人民性与国家性的辩证统一28-30
  • 三、 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30-38
  • (一) 思想价值30-31
  • (二) 经济价值31-33
  • (三) 政治价值33-35
  • (四) 文化价值35-36
  • (五) 国防价值36-38
  • 四、 弘扬中国精神的实现途径38-55
  • (一) 健全弘扬中国精神的机制38-44
  • 1. 完善教育机制,将中国精神纳入国民教育体系38-39
  • 2. 建立激励机制,为弘扬中国精神提供动力支持39-40
  • 3. 健全保障机制,完善弘扬中国精神的管理和服务体系40-42
  • 4. 完善宣传机制,为弘扬中国精神营造良好的氛围42-44
  • (二) 弘扬中国精神的措施44-55
  • 1.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44
  • 2.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44-47
  • 3.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47-48
  • 4. 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引导中国精神的弘扬48-49
  • 5. 以大众传媒为依托,打造网络教育平台49-51
  • 6. 挖掘先进典型,加强榜样教育51-52
  • 7. 动员全社会力量,以环境建设为支撑52-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60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评论员;;用实干成就美丽“中国梦”[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3年04期

2 杨凯;;重民生是“中国梦”的现实温度[J];当代广西;2013年06期

3 本刊编辑部;陈建荣;;同心共筑中国梦[J];当代江西;2013年03期

4 杨万东;;解读“中国梦”[J];当代贵州;2013年10期

5 荣开明;;论“中国梦”的几个基本问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中国梦”的畅想[J];文史春秋;2013年04期

7 李少金;;美丽中国梦[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关于开展“我的中国梦”征文活动的启事[J];先锋队;2013年13期

9 ;我勤劳 我善良 圆我中国梦[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黄相怀:中国梦的理论创新意义[J];求是;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儒杰;;发展与公正: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价值取向[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韩庆祥;王海滨;;中国梦:根本前提、精神实质和实现路径[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3 许志功;;以党的科学理论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颜晓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包含倡导劳动[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李德顺;;中国梦的主体性意蕴[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6 柳洁;;以行业梦托起中国梦[A];浙江盐业(2013年第4期总第153期)[C];2013年

7 李仕湘;;我的中国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8 方晓;;“中国梦”与中国外交:世界贡献 中国打造[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9 熊炜;;围绕中国梦思想,推进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关系研究[A];第五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会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祁敬宇;;刍议大国崛起中的金融问题——兼议金融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作用[A];第五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会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蕾;道路坚定 “中国梦”圆[N];光明日报;2013年

2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杨政;两会继往开来引导“中国梦”[N];光明日报;2013年

3 谌强;诗人雅集新春放歌联吟中国梦[N];光明日报;2013年

4 曹华飞;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的“中国梦”[N];光明日报;2013年

5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颜晓峰;为什么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N];光明日报;2013年

6 衡阳市图书馆 武久英;用勤劳和智慧托起“中国梦”[N];湖南日报;2013年

7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N];解放军报;2013年

8 曹丙利;构筑“中国梦”的民生基石[N];科技日报;2013年

9 张峪铭;“三有”人生托起中国梦[N];人民公安报;2013年

10 汪金友;十解“中国梦”[N];人民公安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小莺;《蜗居》和“中国梦”[D];北京大学;2011年

2 江利群;实现中国梦的机遇与挑战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李博;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达虹;天津市初中生“中国梦”的外显和内隐认知与教育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5 杨成亮;中学生“中国梦”的心理结构及优化教育建议[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6 马殠殠;论“中国梦”视域下的高校责任公民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曹嘉;试论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其实现路径[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刘成武;“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路径[D];安庆师范学院;2014年

9 张杰;实现中国梦视域下的反腐倡廉建设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10 张梁;从现代化的视角看“中国梦”对凝聚人心力量的意义价值[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48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948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5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