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整个社会的档案意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强,随着公众对档案利用程度的加深和对档案工作深入的了解,档案馆在满足公众需求方面已经开始显得力不从心,如何更加适应社会环境整个大系统的变化,如何更好的为档案用户服务,如何在文化服务机构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找准自己的定位,立于不败之地,这些都是档案馆的管理者们和馆员们迫切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档案馆作为文化服务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馆藏没有图书馆的丰富,也没有博物馆的直观;它的服务环境没有博物馆优质,它的服务手段更没有图书馆先进,那么如何在与这些机构的竞争中崭露头角呢,如何更好的吸引公众,使他们愿意走进档案馆呢?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任何一个成熟的个体都可以是一个系统,档案馆也是一个系统,它的每个一组成部分都是一个子系统,要想系统具有竞争力,单靠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系统来发挥作用是无济于事的,必须通过全部的子系统的发挥出合力,同时,这些全部的子系统也不能只是简单的拼凑,而必须是有机的协调和结合。本文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引入到档案馆的建设中来,目的在于给档案馆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使档案馆明白偏安一隅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想在社会大浪潮中找到一席之地,就必须主动出击,构建档案馆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档案馆的各方面优势,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在信息服务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话语权,通过文献分析法和跨学科研究法,首先围绕对档案馆的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进行探究,然后对档案馆核心竞争力体系进行层次上的划分,将档案馆的核心竞争力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内部层、支撑层和外部层,对各个层次在整个档案馆核心竞争力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作了具体的分析,并对各个层次的构成要素进行现实的分析,找出不足和解决方法,最后通过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来确立档案馆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那些还没有开始核心竞争力构造却又打算进行核心竞争力构造的档案馆提供一个更为直接和便捷的途径,这些档案馆可以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于自己的档案馆中,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对自己的长处继续保持,对自己的短处加以弥补,为今后档案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丽;从知识创新看档案馆的发展[J];北京档案;2002年04期
2 龙丽旭;;论加强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J];北京档案;2010年06期
3 宗培岭;潘玉民;;存史乎?利用乎?——档案馆核心职能论[J];档案管理;2007年02期
4 蔡娜,吴开平;公共档案馆——公民信息权的基本保障[J];档案与建设;2005年11期
5 胡鹏飞;;谈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的“两个体系”建设[J];档案与建设;2010年01期
6 林玮;;论现代档案馆在信息社会中的核心竞争力[J];档案;2008年03期
7 张建梅;;关怀与善良:民生档案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J];档案;2011年03期
8 杜长安;打造真正的“公共档案馆”[J];上海档案;2001年03期
9 胡小琳 ,薛匡勇 ,陈文樵 ,章笑梅;论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J];档案学通讯;2003年05期
10 郭红解;论档案馆文化的构成、特性及空间拓展[J];档案学通讯;200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振原;公共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吴t;公共档案馆对弱势群体的信息援助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焕;我国档案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蔡娜;信息时代我国档案馆的社会定位与精神重塑[D];四川大学;2006年
5 武文秀;公共档案馆核心能力构建的对策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赵洋月;国家档案馆公共服务评价体系设计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姚金利;面向公众的档案利用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
2720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720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