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对先例现象的理论阐释及符号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1 21:04

  本文关键词:对先例现象的理论阐释及符号学分析 出处:《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先例 现象 理论 阐释 符号学 分析


【摘要】:如果用“古老而又年轻”来形容“先例现象”无疑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说它“古老”,是因为它的存在可以回溯到人类语言史之初,它始终如影般随形于人类的言语之中;说它“年轻”,是因为“先例现象”作为一个科学术语进入到人们的研究视野不过只有十几年的历史。 “先例现象”成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真正起源于1987 年,俄罗斯语言学家Ю.Н.Караулов在研究语言个性问题时首次提出了先例文本(прецедентныйтекст)这一术语。“прецедент”一词源于拉丁语的“praecedens”,即“前例、先例”的意思。继Ю.Н.Караулов之后,俄许多学者对先例文本开始关注并深入研究,逐渐提出诸多概念,В.В.Красных(2002:44-49,60-108)综合各家之言,结合民族心理语言学与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将先例名(прецедентноеимя)、先例情景(прецедентнаяситуация) 、先例文本、先例话语(прецедентноевысказывание)统归为先例现象(прецедентныйфеномен)。他认为,凡先例现象必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被某民族-语言-文化群体(национально-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ныесообщества)内所有成员熟知,②存在于认知层面,③在该群体内部的言语交际中不断地复现。由此可见,先例现象是一种涉及民族语义层、民族认知层、语用层三个基本层次的复杂现象。 1998 年1 月,俄罗斯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专门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主要议题就是讨论先例性与先例现象,由此在俄罗斯掀起了一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H3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邵敏;《圣经》中先例名的语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范纯菲;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文本中的先例现象[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17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1317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3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