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关于短篇小说《莫斯科乡愁》的翻译报告

发布时间:2017-01-17 19:27

  本文关键词:关于短篇小说《莫斯科乡愁》的翻译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年

关于短篇小说《莫斯科乡愁》的翻译报告

郭晓敏  

【摘要】:苏俄文学对我国社会的影响巨大而深刻,俄罗斯文学翻译一直是外国文学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当代俄罗斯文学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但遗憾的是,如今俄罗斯当代文学在中国的外国文学市场中份额并不大,且翻译质量下降,类似老一辈的翻译大家难觅其踪。 本文是一篇俄译汉文学类翻译报告,俄文文本由笔者自选,是俄罗斯当代新锐作家波克罗夫斯卡娅·奥尔加·弗拉基米尔罗夫娜的短篇小说系列《莫斯科乡愁》成。本报告重点分析了在翻译《莫斯科乡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和解决方案。 报告由引言、项目进程和理念、问题和对策、结语、参考文献构成。 在第一章“项目进程和理念”中,报告首先介绍了译前准备的原则和方法,然后重点从内容简介、主旨分析和语言风格上对原文进行了解读,最后总结了译文的构建、加工和修订过程。 报告的重点围绕第二章“问题和对策”,选取部分典型案例,从翻译技巧,如加词和意义引申、俄语文化背景词和习语的翻译、人物语言翻译的角度进行分析。 通过对翻译问题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文学翻译,尤其是本文所选的短篇小说的翻译任务,是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原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享受到和原文读者近似的阅读快感。在语言上,应做到流畅通达,并在充分考虑人物身份和情景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用语。在内容上,译者仔细研读相关背景知识,从中文读者的习惯考虑,对俄语文化背景词和习语视情况归化。在风格上,译者应尽量从句式、用词上还原原文风格,并通过在译语中寻找对等语的策略,再现文中口头语和习语的表现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5;I04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兆升;刘国忠;方英姿;陈海容;;散文翻译中“韵味”再现的层次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郭燕;许明武;;英汉电影片名互译中的翻译单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左慧;;从理解历史性论诗歌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王昌玲;;意象扭曲的语用顺应论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王璐;;“满足读者需求”功能的张显和抑制——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变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6 杨凡;;从《春江花月夜》三种译文比较看文学翻译标准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7 杨国强;王正英;;从翻译文学史角度看西方传教士与儒家经典外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王钢;李慧娟;刘贺熹;;影响俄语多义词转义的若干因素[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赫丹;;从“作者之死”及“译者隐形”论翻译中的自由[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1期

10 王向远;;“跨文化诗学”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形态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婷;;浅析俄汉翻译中的转换法[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于应机;;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本质与特点浅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夏贵清;;得意忘形和以意赋形——论翻译与忠实[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6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胡文海;;诗歌的翻译——以松尾芭蕉的俳句的中文翻译为中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胡氏贞英;汉语非文学文本越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向红;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毛志文;结构诗学与诗歌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高少萍;话语伦理学观照下的委婉语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宝丹;对比视角: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梁宗岱译本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蔡雯;目的论下的儿童文学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冯忠萍;俄汉语比喻成语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晓云;从对话意识看林语堂英文创作中的翻译现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杨伦;赛珍珠《水浒传》翻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袁真;兔鸭之谜[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金玲;权力操控下的蒙古文翻译[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胡德侠;诗性智慧视野下翻译文学中译者主体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卞杰;论钱钟书的“诱”“讹”“化”翻译观[D];江南大学;2010年

10 柳明明;文体学视角下的张培基散文风格翻译探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纳;;读《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01期

2 哈木;与丘普里宁谈俄罗斯文学近况[J];俄罗斯文艺;1998年04期

3 张建华;重构经典、确立主体、再提社会历史学批评——关于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思考[J];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01期

4 张建华;关于俄罗斯文学的两个问题[J];俄罗斯研究;2001年04期

5 陈建华;简论转型期的俄罗斯文学创作[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刘亚丁;;俄罗斯文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闭幕辞[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5年01期

7 张晓华;;高莽:把“保尔·柯察金”带到中国的人[J];世界;2006年08期

8 张晓强;;2005年俄罗斯文学布克奖揭晓[J];外国文学动态;2006年01期

9 李传进;;文学视角下俄罗斯农民的伦理道德探析[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6期

10 王宗琥;;“新的高尔基诞生了”——俄罗斯文坛新锐普里列平及其新作《萨尼卡》[J];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奕;;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又一个“多余人”——渥伦斯基形象分析[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查晓燕;;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大地漫游”模式[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汪介之;吴晓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郑体武;;新世纪《俄罗斯文学选读》教材的编写理念[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宗琥;;表现主义倾向在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中的勃兴[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郑体武;;新世纪《俄罗斯文学选读》教材的编写理念(发言摘要)[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春生;胡鹏林;;俄罗斯文学视角下的《多余的话》[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亚丁;;个人毁灭与英雄崇拜——20世纪20-30年代俄罗斯文学阐释之一[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春生;胡鹏林;;俄罗斯文学视角下的《多余的话》[A];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10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亚丁;;个人毁灭与英雄崇拜——20世纪20-30年代俄罗斯文学阐释[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印久青;[N];中国信息报;2006年

2 宋安群;[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记者 刘颋;[N];文艺报;2006年

4 段丽君;[N];文艺报;2002年

5 记者  舒晋瑜;[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世文;[N];文艺报;2008年

7 王志耕;[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8 刘文飞;[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李和平;[N];经济日报;2001年

10 于国君;[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珊妮娅(Kseniia Begma);尼采与19、20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文学[D];吉林大学;2013年

2 刘锟;东正教精神与俄罗斯文学[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耿海英;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宫月丽;从俄罗斯文学透视俄罗斯的宗教哲学理念[D];吉林大学;2007年

5 刘文霞;“俄罗斯性”与“非俄罗斯性”[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杜国英;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彼得堡的现代神话意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梅颖;俄罗斯文学中的圣愚及圣愚式人物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谢春艳;俄罗斯文学中的圣徒式女性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刘辉辉;从艾特玛托夫到佩列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邱运华;诗性启示:托尔斯泰小说诗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可可;《伊戈尔远征记》与俄罗斯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祖艳;佩列文的后现代主义创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娴;佩列文作品在中国[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4 包文娟;旧宗法制度下俄罗斯传统妇女的形象[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陈涛;俄罗斯白银时代小说创作的末日论倾向[D];山东大学;2006年

6 潘青;留日时期的沟通与对话[D];青岛大学;2006年

7 李懿;普希金对阿赫玛托娃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查娟;高加索与俄罗斯文学[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9 平保兴;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余静;近代中国留日学生俄罗斯文学翻译简论[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短篇小说《莫斯科乡愁》的翻译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8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238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c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