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等教育背景下翻译教学的功能
[Abstract]: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nd translation teaching,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ranslation teaching can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t can become a breakthrough point for training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and finally maximizes the function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
【基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K149)“修辞视野下文学翻译的过程研究” 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度基金资助项目——“俄汉应用翻译研究”(13XWB0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苗菊;朱琳;;认知视角下的翻译思维与翻译教学研究[J];外语教学;2010年01期
2 赵红;;俄语语篇中话题指称的回指与翻译[J];外语教学;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新萍;俄语泛读教学刍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侯敏;张妙霞;;认知翻译观视角下理工科学生翻译过程思维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3 张建英;;浅谈俄语专业基础阶段视听说课的教学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4 戴慧;;俄语专业零起点课堂教学特点与原则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5 陈绣丽;;多媒体计算机在高职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体现[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7期
6 徐静;;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认知思维模式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5期
7 郭占颖;;俄语谚语在基础阶段俄语实践语法课上的应用——以动词的语法形式为例[J];俄语学习;2009年04期
8 安新奎;;报刊阅读教学范式之研究[J];俄语学习;2009年06期
9 徐莉;;跨越体育新闻的理解障碍——俄语外台听力难点解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林立娟;;语境理论在俄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2 高国翠;俄语(PKи)词汇概念的认知心理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纪春萍;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宁宁;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过程中思维定势现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周文姬;汉俄双语者的词汇语义表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春燕;新升本科院校俄语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齐欣原;对大学提高阶段《东方》俄语教材的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姜松;俄语口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6 刘锋;培养中国学俄语学生交际能力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何青芸;我国高等院校俄语专业笔译教学现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月红;俄语报刊标题中先例现象的解读与教学实践[D];厦门大学;2009年
9 周红梅;俄语语法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段文娜;俄语中带有东正教色彩的熟语语言世界图景的分析与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梦之;;思维科学与翻译学[J];福建外语;1992年Z1期
2 曾利沙;;翻译教学中的预设思维训练——兼论译者主体主观能动性的思维动因[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3期
3 郑晔;穆雷;;近50年中国翻译教学研究的发展与现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4 冯百才;翻译与思维[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5 史铁强;俄汉语篇代词回指对比[J];外语学刊;2001年04期
6 史铁强;析俄语语篇衔接的同义现象[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7 徐莉娜;翻译的形象思维过程探析[J];上海科技翻译;2004年01期
8 王秉钦;文化与翻译三论——论东西方思维方法差异及其翻译[J];外语教学;1992年04期
9 温建平;;论翻译思维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6年03期
10 王玉章;关于思维方式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丽萍;;浅析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新思路[J];美术界;2009年07期
2 李会会;;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建设和“市场型”人才培养创新探索[J];科技信息;2009年30期
3 董晓旭;;谈谈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特色的建设思路[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王墩田;;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思考[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廖荣华;高师专科地理专业课程体系规范化研究与实践[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5期
6 王玉红;;数码媒体艺术学科的建设与教学模式研究[J];艺术研究;2005年04期
7 朱桂平;;对热门专业——商务英语的冷静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8 梁拴荣;周小庆;;关于面向21世纪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谭小娅;柳吉良;;论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建设[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程文进;;“世界历史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新长;黎夏;;GIS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研究[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勋;;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结构体系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德志;刘元隆;戴玉华;;材料化学本科专业建设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4 崔海亭;郭彦书;王振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探索与研究[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5 徐年宝;;《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刘瑞涵;吴春霞;桂琳;;浅谈人才培养中的学科与专业建设[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7 赵舵;冯晓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8 张永炬;杨善晓;吴志刚;雷必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探讨[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宋清昆;尤波;孙晓波;;自动化专业建设与多元化人才培养研究[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10 潘益杰;;以质立校 科学创新[A];献给新中国60周年 全国教育管理优秀成果(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市教育局 雷中怀;突出技能 校企结合 专业建设[N];黄冈日报;2006年
2 记者 朱雪梅;我市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进行规划论证[N];济宁日报;2010年
3 保举;应运而生的“3—4—1”工程[N];保定日报;2011年
4 贾心睿 徐莉丽;新津职教谱新篇[N];成都日报;2008年
5 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刘希平;专业是高职发展的试金石[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李丹;西部职校该如何设置新兴专业[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志军 王珊 智云;为时养器 魅力升级[N];湖南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柯愈友;专业共建 探索人才培养新路[N];中国交通报;2011年
9 赵成洪;市教育局积极谋划我市职教发展思路[N];通化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李锦;苦练“内功”谋发展[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建设市场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樊秀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段冠玮;高校专业建设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丁永香;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郝洪宇;中等职业学校动漫设计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施方案[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覃利;教学型高校学科建设的思路和途径[D];武汉大学;2004年
6 杨U,
本文编号:2411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2411841.html